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月15日,著名作家岳南做客成电讲坛,讲述了梅贻琦与知识分子“南渡北归”的故事,分析了知识分子在时代潮流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和高尚情怀。
讲座伊始,岳南从电影《无问西东》引入,坦言这部影片中有不少依据事实改编的人物和事件,令人深深感动。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由王力宏扮演的飞行员沈光耀,他家“三代五将”的门匾,象征着祖祖辈辈为了国家献身的精神。
当沈光耀说出“回家”两个字时,迸发出了一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当敌我实力差距悬殊时,沈光耀用飞机做最后一颗“子弹”冲向敌军舰队。岳南感动地说,“这是几代清华人的真实经历。他们不畏牺牲,在抗战中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体现出了知识分子的气节。”
随后,岳南从抗战历史讲起,追忆了烽火岁月中“南渡北归”的知识分子的故事,讲述了他们的坎坷命运和不屈精神。他说,在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之时,中国知识分子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和牺牲,保存中国的文化血脉。
日军认为“要想毁灭中国,就要先毁灭中国的文化。”于是,天津市被日军轰炸得一片狼藉。位于天津的南开大学被炸毁,南开时任校长张伯苓当场昏倒。但就是在这样惨烈的局势下,中国知识分子仍然不屈不挠,坚持读书报国,打响了一场文化保卫战。
他们以革命乐观主义对抗恶劣环境和艰苦生活,以矢志科研和教书育人来保存文脉,书写了中华民族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岳南说,“这样的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大力弘扬。中国人民精神不倒,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回顾抗战期间以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南渡、西迁、北归的过程,岳南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史料,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傲骨,这种傲骨首先表现在对日本侵略的誓死反抗。
岳南对抗战中坚守文化操守的知识分子表示崇高敬意。他说,这些知识分子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候,执着于学术事业,致力于文化传承。即使在西南联大破旧的铁皮房里,大家也依然学术气氛高涨。正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讲座中,岳南着重介绍了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并为清华大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师级人物——梅贻琦先生。岳南说,梅先生一身长衫,不苟言笑,风度翩翩。来华访问的外国学者曾给予梅先生极高的赞誉。
岳南曾著有不少以自由知识分子学术精神与情感命运为主体脉络的纪实文学,因此对于梅贻琦先生也有着相当透彻的研究。他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介绍了梅贻琦的生平及其成就,浓浓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梅贻琦是唯一一个在去世后被允许葬入清华校园的校长。”岳南说,“要是每一任校长都像他那样,大学校园不就成了个墓园了?”他顿了顿,“可是,除了他以外,再无第二人能有这一殊荣。”
他展示了清华校园的历史照片,感慨我国顶尖学府发展之快。接着,他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在清华,理工科的学生要求必须学习文科课程,而文科的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理工科知识。”“一个优秀的学子,不能只懂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而应当做到文理兼备,成为一个全才。这不仅仅是清华应该做的,所有的高校都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代大儒张载对读书人的期许,这句话穿越历史长河,被作为璀璨如星般的真理而沉淀了下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
“清华大学乃至整个西南联大,为当时与后世树立起了一个伟大的标杆与精神丰碑。”岳南慷慨激昂地说。言罢,他给在座的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这个丰碑的实质,说的到底是什么呢?”回答他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次讲座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办,由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岳南,原名岳玉明,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1962年生于山东诸城,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文学创作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岳南对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有独特研究,耗费8年心血创作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出版后深受读者好评,畅销不衰。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岳南以17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4位。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