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举办博士后学术沙龙活动
文:欧蓓 图:欧蓓 来源:信通学院 时间:2018-11-26 3056

  11月22日,由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办,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校博士后联谊会共同承办的博士后学术沙龙在清水河校区顺利举行。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流动站的在站博士后张蔺、郭承军、李溯琪、杜晓林和Shaddrack Yaw Nusenu分别就在站期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40余名在站博士后、青年教师、留学生和在读研究生等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8c9a6f60bc89c29ac1ad9f4c9fbc8fd9.jpg

  Nusenu Shaddrack Yaw博士后做了题为“频率分集阵列信号处理:在雷达通信系统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的报告。他主要介绍了雷达通信一体化的研究迄今主要依赖于相控阵(波束方向图只与角度有关)。得益于相邻阵元间的微小频偏和等幅度的旁瓣水平,切比雪夫窗加权的频控阵由于能产生角度距离联合相关的波束方向图而被提出。设计发射加权的矩阵而产生的波束方向图可以产生独特的旁瓣来实现通信功能,而其主瓣被用来实现雷达的目标探测功能。这样,雷达通信可以同时在角度与距离维被同时实现。

  张蔺博士后做了题为“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智能调制编码选择”的报告。他主要介绍了针对无线异构网络环境干扰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智能调制编码选择算法,该算法利用深度增强学习技术学习干扰的变化规律,并且预测未来的干扰强度,提高异构网络的系统容量。

  郭承军博士后做了题为“时空一体化背景下的”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天基信息系统的现状,阐述了通导遥一体化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该系统的建设构想,分析了系统建设的目标、思路、路线图以及应用前景,并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

  李溯琪博士后做了题为“Multi-sensor multi-object tracking with different fields-of-view”的报告。她主要针对传感器网络探测视角多样化背景下协同多目标跟踪问题,深入研究了常规广义协方差交集融合准则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均衡的非共视传感器网络协同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传感器网络全局监视区域内多目标准确、高效和稳定跟踪。

  杜晓林博士后做了题为“高多普勒容忍性的波形设计”的报告,他针对相位编码信号的多普勒敏感性问题,提出一种局部模糊函数赋形的方法。通过建立合理的优化模型,并逐步将其转化为可求解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加速迭代序列优化算法。

  博士后学术沙龙是校博管办与博士后联谊会定期组织的学术活动,旨在为在站博士后创造跨学科交流平台,开拓大家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增进博士后之间的互相了解,在博士后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编辑:卜一珂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