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名片:凌宝京,教授,浙江湖州人。1937年7月7日出生于南京。1956年考入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五系,1960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先后任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2002年退休。他长期从事物理电子学和光学工程方面的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是成电创建、建设、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一、木板搁在腿上当课桌
1956年,凌宝京还是重庆求精中学的高三学生。他从小热爱美术又成绩优异,一心想报考清华大学的建筑学。临近报考之时,教导主任找到他,说有一所刚刚组建的大学,专门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电讯人才,学校决定推荐他到这所大学去学习。这就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1956年的成电虽然已开始招生,但校舍还正在昼夜不停地修建中。成电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与无线电有关专业合并创建并于当年招生。当时的凌宝京从老师那里得知,成电是一所国防学校,至于教学条件到底怎么样、要去学习什么专业,他都一概不知。但是,他并没有为失去自己的清华梦而懊恼。
他回忆道,我们那一代人对读什么学校不是那么在乎。正当青春年华的时候,我们想的就是一心报国,为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作贡献,所以老师一说是祖国需要,我就二话不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建筑梦想,报考了成电,成为了成电第一届学生,从此与成电结缘并把青春热血和智慧倾洒在这块土地。
他的回忆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成电建校之初。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很多基础设备还来不及配备。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尚未安装。怎么办?时不我待,不能被动地等啊,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天大的困难也战胜不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当时,学校给没有课桌的同学每人发了一块小木板,同学们就坐在地上听课,把木板搁在腿上当桌子,在上面写字记笔记,教学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
虽然条件艰苦,但同学们听课格外认真。凌宝京风趣地说,那个时候哪里有逃课、打瞌睡、开小差的情形喔,每个同学都渴望学到真本领!记得那时学校教学楼前面刚刚从大片的农田中开垦出来,到处都是泥泞,食堂在现在沙河校区一教的位置搭了个简易的大草棚,操场也是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开辟出来的。那时候,同学们每周都要参加几次劳动,为了尽快平整出操场,同学们干活特别起劲,师生一起劳动,甚至包括一些校领导都身先士卒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后来,操场上安装上简易的篮球架,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
凌宝京回忆起那段大学时光,满脸笑容,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的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还在记忆中反复重现。而令他记忆最深刻的人则是成电第一任校长吴立人。在他的心目中,吴立人一直是最好的校长之一,是久经战火考验的革命军人,又有办抗大的经验。吴立人既有军人的豪爽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又在办教育方面很内行,非常尊重知识和人才。听说,在筹建过程中,吴立人在三个源头学校来来回回,不断深入到教授家里拜访。凌宝京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吴立人在成电首届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吴立人说,学校所有部门和机构都是为师生和教学服务的,要全面细致地贯彻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吴立人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凌宝京,并成为他一生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的行为准则。
二、拉板车搞科研,做“争气管”
1960年,本该第二年毕业的凌宝京提前毕业了。一是因为他的学业表现优异,二是因为当时学校人才紧缺,亟待注入新鲜血液。凌宝京毕业之后,进入电子器件系502教研室,一边进行科研工作,一边进行教学工作。“当时学校要编教材,我刚毕业,和老师们相比,知识储备不够,当然没有资格去编,但是书里面所有的插图、曲线都是我画的。”
凌宝京参编的《电子光学》教材
回忆起当年的科研条件,他说:“做真空器件离不开处理、封装火焰用的气体。刚进教研室,给钢瓶灌气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几个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身上。清晨,我们在食堂打上白米饭,两人一组拉个板板车,上面放一堆钢瓶,要徒步拉一上午才能到气体厂。中午在地上架两片砖生火吃饭,加了气再拉车回来,回到学校天就黑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虽然科研条件艰苦,但是起码能安心学东西、做事情,因此,凌宝京也觉得心里很踏实。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校园开始动荡不安,这期间,学校停课五年,教学科研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尽管如此,许多教师仍然坚持默默地做科研。
到了60年代末,“彩电大会战”拉开了帷幕。当时这项科研攻关是一项政治任务,牵涉面很广,京津、沪宁、成都三地成为“大会战的主战场”。成都以成电为中心,因为成电早在1958年就已设立了电视专业,并与中国电子学会成都分会联合建立了实验电视中心,同时拥有顾德仁教授(后担任院长)等我国第一批从事电视技术研究的旗手。彩电研发的核心难点在于彩色显像管,凌宝京和冯治兴老师被派往红光电子管厂参加该项任务的攻克。“当时的口号是‘要做争气管’,就像做原子弹的口号一样,我们就在东郊的红光电子管厂日夜奋战,最终锻炼了我们攻艰克难的科研能力。”他笑着回忆道。
三、不服“老美”,为部队列装夜视系统
1971年,凌宝京随学校教师下“五七干校”,到四川西昌米易县农场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502教研室一批年青教师觉得,所学的知识一点都没派上用场,因此,他们下定决心继续搞科研,科研方向就是要搞国家急需的。当时,美国发动了对越战争,谁都知道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发动越战的目的就是针对新生的中国形成战略包围。中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派出了一批军事顾问和少量部队参战。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美军称为“夜老虎”的人民解放军,这一次受到了很大挫折,原因是,美军装备了最新研发的夜视仪,让解放军在夜间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牵制,出现了较大伤亡。这件事儿让成电的老师们如鲠在喉,心里十分难受——设备落后要吃大亏啊!作为科研人员,他们发誓:美国佬能干成的事儿,我们也一定要干成,一定要给解放军同志装上夜视仪。
凌宝京等人研制的硅靶势相管和微光摄像机
就是凭着这种不服气的劲头,凌宝京和同事们瞄准了低照度微光摄像管展开了研究。一年后,一部分教师和技术人员抽调回校,进行微光摄像管的研制。凌宝京一回到502教研室,如鱼得水,与整个教研室60多人拧成一股绳,克服当时经费短缺、设备条件差、制造工艺落后等一系列困难,仅用两年时间就做出了灵敏度较高能在近红外光摄像的硅靶视象管。到70年代末,终于制成了可在人眼看不到的黑暗中摄取电视图像的高性能“SFW-0型增强型硅靶微光摄像管”和“SFW-1型增强型硅靶微光摄像管”。
这项成果后来在部队应用,并在多个领域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成电也比其他同期的许多条件更好的科研机构都快,并获得省部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奖项,后来,还引起了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江泽民同志的关注,于1984来成电考察,在502教研室观看了微光摄像管的工作。
说起这段经历,凌宝京如数家珍:“管子做出来之后,有很多国外专家闻讯而来,我就负责给他们讲解。还有这个微光摄像机,是管子测试和应用推广的关键,是我一个人独立研制的。当时接任务时我自告奋勇,因为我是学电真空的。最后就研制成功了。”凌宝京一边说,一边拿出了当年给外国专家讲解的照片,以及研制成功的微光摄像机照片。看到这些斑驳的老张片,我们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不禁为老一代成电人的艰苦奋斗、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折服。
凌宝京研制的微光摄像机
四、老将出马堪当大任
在成电的发展史上,有很多重大事件都有凌老的身影,例如学校更名、进入“211工程”、研究生院建立、获得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以及重点学科申报、评审与建设等等。可以说,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他对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也历历在目:1958年学校毕业的第一批研究生是没有学位的,直到1977年8月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举行,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决定恢复高考,1978年开始研究生招生,1980年国家通过并颁布学位条例,开始有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成电就成为了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成电为8位博士举行了博士授位典礼,是整个西南地区最早、授予博士最多的学校。不仅如此,成电授予的第一位博士也是全中国第一个工学博士。
凌宝京说,学校举行第二次博士授予典礼的时候,时任校长刘盛纲院士建议举行一个博士着装授位仪式,以彰显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这个大胆的创新想法,在那时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因为这在全国都没有类似的先例。会不会被批复旧、复资?中国博士服该是什么样?顶住巨大的压力,凌宝京参考查阅了《大英百科全书》进行了创新设计,并在成都找了一家专做戏装的店里订制。终于,成电在1988年搞了一个隆重的授位仪式。没多久,这件事就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学位服也在全国普遍开来,学校也因此登上各大报纸,人民日报还发表过一篇题为《博士帽下的愁云》的评论,讲述博士生学业的艰苦,呼吁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学校要发展,学科是龙头。在这方面,凌宝京也付出了心血。1988年,国家第一次评选在同类博士点中领先带头的国家重点学科,学校及相关部门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当时学校只有4个博士点,怎么样才能够争取到更多的重点学科呢?这可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大计啊!在学校部门的商量协调下,电子物理与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学科独立申报,将其中信号、电路与系统和通信与电子系统两个博士点联合申报重点学科。经过充分准备,学校所有博士点百分之百通过评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为以后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批准高校成立研究生院,西南地区的六所著名高校开始了激烈竞争,但是西南地区只能申报两所学校,所以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很大。凌宝京作为成电学科建设工作的负责人,他认为,拿到这个批准名额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即便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他还是为申报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次次地沟通,一次次地汇报,几十次下来,仅在成都和北京之间往返的行程都记不清了有多少次了。当然,努力终有回报,成电终于跻身国家批准设研究生院的高校行列。
最让凌宝京自豪的,那要数成电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这件大事。1993年,国家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启动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重点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为了进入“211”行列,凌宝京和韩春林、屠火明三位老师废寝忘食,在外国专家招待所里(原来的南苑公寓)关门闭户,夜以继日地准备申报材料,数易其稿,奋战了整整一周。走出招待所的那一刻,真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申报的过程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高校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凌宝京协助后来专门成立的“211办公室”同志们一步步扎实工作,先寻求得到省里的支持,再一步一步得到上级的认同,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终于成功进入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五、毛主席画像与集邮背后
凌宝京不仅有一般成电人身上的那种踏实拼搏的工匠精神,同时对人文艺术也十分热爱,并成为他的一项终生爱好。小时候,他就对画画和收藏兴趣浓厚,在重庆读中学期间,他想把画画的兴趣与擅长的理科结合起来,于是钟情于清华大学的建筑学。后来与成电结缘,但这个梦想一直在心里。
凌宝京与北京邮票公司的往来信封
1959年国庆游行时,凌宝京和学校绘画组创作绘制了一批巨幅宣传画,由游行队伍抬着上接展示。“有一张很大的画,上面是三个大学生,一个扛个十字镐,另一个拿个收音机,还有一个手挟一本书,背景有一个毛主席头像的红旗,大家都不敢画毛主席头像,因为当时画不好就会被说成反革命。我就去画了,而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由此可见,他的画功相当了得,而且胆气过人。
访谈期间,他展示了一枚纪念徽章,是校庆35周年的纪念品。他说,当时学校面向全校征集了校徽设计,但没有征到满意的作品,时任宣传部长李家材亲自登门找到凌宝京,请他设计一个方案。凌宝京说:“以前的校徽都是以天线啊、卫星之类为元素,于是他就想到了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一切通信与电子学都基于电子运动,也契合了我们的学校名字,体现了学校的专业性。”虽然上级领导正式批准我校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 但他将圆形徽章外框画成不封闭的粗实线,就是“C”(藴含China),体现了成电人崇高的理想追求。设计图案简洁大方,寓意深刻,深受欢迎,于是学校就采用了凌宝京的设计方案。从此,电子科技大学的英文缩写成了UESTC。成电现今的校徽,正是吸取了凌宝京在学校35周年校庆上设计的纪念徽章的一些关键要素。
因为喜欢绘画,他对一切有画面感的东西都特别敏感,这也促成了他的另一个爱好——收藏。他不但收藏邮票、磁卡,还收藏画册、照片等等,这些都成为了珍贵的实物记忆。
“我为了收藏外国邮票交了个苏联的朋友,大学期间一直互相寄邮票。1960年,苏联发行了一套列宁纪念邮票,面值大概是三卢布,两块多人民币。国内也发行了一套金鱼邮票,九角六一套。我就用两套金鱼邮票加其他一些中国邮票换了他一套。如今,苏联那个邮票市价是三十块,但是金鱼邮票市价是一万块。我特别喜欢邮票,但不是为了啥子珍贵不珍贵,当时苏联与东欧邮票印刷精美,更加漂亮。”刘盛纲院士偶尔也打趣凌宝京:“你们哪个没钱了就找老凌,他现在一套邮票就不得了,值个几十百把万的。”现在的凌宝京,是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收藏协会会长、成都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在市内、省内、国内的邮票展上多次获奖,先后荣获市金奖、省展镀金、国展镀金奖等。
年过八旬的凌宝京至今还没有闲下来,作为“成电讲师团”的成员之一,一直活跃在《成电故事》的讲台上。尽管身后黑板早已不是当年的黑板,但他依然能把光电子的知识讲得清清楚楚。他常告诫同学们,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界,同学们身在当代,任重道远,要为创建“电子信息+”、在全球的电子信息科技发展进程中勇攀高峰。同学们要为了责任心、使命感而学习,为了国家民族振兴而学习。
在成电的舞台上,成电的故事在老一代成电人的口述中像一幅盛大瑰丽的画卷徐徐展开,里面承载的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为国为家的爱国精神。而作为一名成电学子,我们仿佛从凌宝京等老一辈成电人手中接过了火炬不断向前,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把手中的火炬继续传递给后来的成电学子。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