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全育人】电子学院电子功能薄膜与器件团队坚持探索“科研育人”
文:贾龙飞 罗文博 图:罗文博 来源:电子学院 时间:2019-04-04 1043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电子学院,电子功能薄膜与器件团队在张万里教授的带领下,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学校“三个面向”为目标,潜心探索一条“科研育人”的立德树人之路。

image.png

科研平台+团队建设,为学生提供科研保障

  团队以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目前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为学生提高科研技能提供了全方位的科研平台。团队现有2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有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优青等一批国字号人才队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优质师资力量。

  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融入团队,团队安排优秀的高年级学长学姐,以“朋辈导师”身份进行一对一引导,定期开展团队内部学术报告和交流。团队导师还开设了17门本科教学课程,每年有30余名在校本科生在团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作为团队成员,2018年度成电杰出学生杜新川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题为《无机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调节》的综述论文,这是我校本科生首次作为第一作者、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在该刊发表研究成果。

  针对高年级学生,团队的青年教师为主体,带领学生分课题组承担各类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以项目实战锻炼提升学生做真科研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团队有88名研究生(硕士生70人,博士生18人)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在刚过去的2018年里,团队学生与指导老师一起先后发表了70篇SCI论文,其中包括27篇1区论文,11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image.png

科研文化+支部建设,树立学生科研报国之志

  “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就是要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思想的深度决定了学生未来成长的高度,团队老师非常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每个刚进入教研室的学生,都会接受一场关于团队科研精神的学习,从一开始就沉浸在“做真科研、做真贡献”的团队氛围,树立“科研报国、勇创先锋”之志。

  团队以学生党支部为基础,以课题组划分党小组,保证每个学生群体都有党组织覆盖,都有优秀的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家积极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活动,扎实做好“两学一做”,扩大思想引领有效覆盖面,涌现出罗佳瑞等优秀学生党员。

  同时,在李言荣院士的示范带动下,团队老师言传身教,经常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组织线下师生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科学研究的感悟体会,结合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等时事热点,向学生分析介绍重点实验室和团队科研成果对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image.png

科研思政+能力培养,科学助力学生综合成长

  团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针对每位同学的不同情况,导师们都会悉心指导、因材施教,鼓励同学们在科研之余,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学生工作,在众多学生活动中培养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与领导力等综合素养。

image.png

  团队博士研究生赵睿鹏对李言荣院士的言传身教印象深刻,他说“李老师经常告诉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慧都聚焦到一个目标上,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成功。在李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下,我在超导带材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团队博士研究生刘竞博同学在谈到自己的导师张万里教授时说,“在团队工作汇报时,他经常教导我们,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路,只要选择了,不管有多难、多艰辛,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团队学生黄建文同学表示,“现在的科研已不是闭门造车,为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熊杰老师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合作研究,让我培养起对纳米科学与二维材料的浓厚兴趣,并取得很好的成果。”

编辑:卜一珂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