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著名书法家于钟华解读传统中国的“科学”与生活世界
文:谢雪霞 余志齐 卜一珂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04-15 4994

  “中国古代其实是有科学的,而且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中国科学和中国经济都领跑世界。”4月10日,著名书法家、《百家讲坛》嘉宾于钟华做客“成电讲坛”,格物释义,向成电学子分享解读了“传统中国的‘科学’与生活世界”,带领成电学子领略国学的魅力。

640.webp.jpg

  讲座中,于钟华从著名的“李约瑟之问”谈起,引出了自己对传统中国的“科学”的理解。“李约瑟之问”,由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认为,中国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于钟华结合自己参与制作的纪录片《意大利:从罗马到长安》提出,“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都是远超其他国家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就是“格物”,这一概念出自《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是学习“大人之行”,“大人之行”便是从“格物”开始。

  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被西方学者认为“没有科学”,就是因为“格物”的含义在演变过程中被逐渐扭曲。那么,“格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说文解字》云:“格者,至也。”它首先是修心的过程,是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首先出现的名称就是“格物学”,其中包含物理、化学等新兴科目;在十九世纪的美国,科学更是被称作为“格物致知学”。

  “格物”中的“物”,更有一番大意象。于钟华指出,说起“物”,要先从“存在”这个经典哲学概念入手。何为“存”?因有“子”也,“子”即“人”;何谓“在”呢?“土之上也。”所以,“与人发生关联的物质世界”才谓之“存在”,而“存在”的过程,就是“立于厚土之上”与物打交道的过程。

  《说文解字》中云:“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又云:“牛,事也,理也”。“物”从“牛”,那“格”与“牛”又有什么关联呢?……于钟华研读了古文名篇《庖丁解牛》,探讨“牛”字的哲学意味。他说,“汉字羊、豕、马、象皆像四足,以物形而得其字,牛略之者,得其理也。即牛以其本身筋络,理路而得其子,非从其物形。所以,牛本身就代表一种自然之理。”

  “庖丁”即继承践行“庖羲氏”理论的人,“庖羲氏”即伏羲,伏羲在“卦”与“猎”两方面成就最大。“庖丁”继承了伏羲氏的理论,所以它所见“无非牛者,其脉络、筋骨了然于心”,即“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恢恢乎其于游刃而有余地也”。

  为何说“解牛”而不说“杀牛”或“宰牛”?他指出,“解”字其中自有深意,我们常组词为“解开”“解鞋带”等,它反映的是一种顺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方式,强调外界力量与事物完美的配合,不会对其本身性质造成破坏,是一种可持续的过程。

  《庖丁解牛》中又云:“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以有涯随无涯?”即“解物”也。了解事物发展过程,理清它的纹路脉络,以“解”会物,与万物打交道自然就游刃有余了。这就是“格物”的奥秘,“显于物,而成于道也。”“阐物释道”即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于钟华问大家:“‘形’是什么?”他进一步解释说,在更深的意义上,人们把“形”作动词使用,“形”就是“成”或“化”,即“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中诸动词的用法。

  但“形”的这种意义与“易”有区别,“形”不是指事物的自身变易,而是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和行为,它的主体就是人的理性,因此“形而上学”无论是作为思想、观点、方法或者是学术,其中的“形”的本义都是中国哲学中理性的体现,“形”就是广义的阐释,这是中国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遂的学术理性。

  所谓“道”,简单来说就是人与物(非人)、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相处模式。他说,我们首先要认识事物的纹理,然后开始把目光转向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礼”界定人们相处的准则和规范;再往后,才开始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真正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他说,“道”与“礼”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个人功名利禄,大到国家复兴繁荣,都无不遵守着各自的运行规律和准则。他们是融于生活的哲学,也是倾听万物的“科学”,昭示着事态的发展,历史的车轴。

  本次讲座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办,自动化工程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于钟华,浙江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发起人和主讲人之一。2011年发起成立“古典书法研究中心”和“古典书学会”,在历史学、文字学、古典诗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2015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书法档案》。


编辑:李果  / 审核: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