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6月11日上午,我校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协议教授、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张潮教授受邀作客电子论坛,在逸夫楼为师生们带来题为《Charge dynamics and magneto-optics of topological materials》的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会由刘盛纲院士主持。
张潮教授介绍了新颖材料三维狄拉克、外尔半金属在热学、光学和电学等多个方面的奇特性质。三维狄拉克半金属材料具有线性能带结构,区别于传统半导体材料的抛物线型能带结构,因此拥有与传统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张教授首先介绍了在三维狄拉克材料中热平均能量是传统材料的两倍,指出在热冷却领域具有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他说,某些三维材料在不同方向上具有线性和抛物线型能带结构,二者的相互耦合能够提升结构的发光效率。随后,张潮教授介绍了外尔半金属中多光子非线性光学过程。他还介绍了最近发现的特殊磁光效应,可以表征nodal ring半金属中的特征参量nodal ring半径,大大的简化了观测该半径的实验过程。
报告结束后,老师与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出许多狄拉克、外尔半金属和量子理论及实验方面的问题,张潮教授细致而耐心地为师生们答疑解惑,并进行了深层次的学术讨论。
刘盛纲院士对张潮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鼓励师生们积极参与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多引入一些新颖材料到太赫兹领域,解决传统太赫兹器件面临的瓶颈问题。
主讲人简介:
张潮教授1987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担任半导体纳米结构中量子磁传输博士后研究员。1989年至1992年,在加拿大温哥华的Meson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致力于固体量子相干性和耗散性的研究。1993年成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物理学院终身教授。2004年至2014年,担任超导电子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担任澳大利亚物理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光电领域副主编、科学报告编委。其研究方向为纳米结构的量子传输、太赫兹光子学、半导体的非线性动力学、石墨烯和拓扑绝缘体。在H评价指数为30的期刊上发表约200篇论文,获得许多奖项,包括挪威研究委员会研究金(1990年),挪威研究理事会高级访问研究金(1996年),JSPS高级研究金(2002年)和澳大利亚科学院国际奖(2000年,2004年)。
编辑:庄志东 / 审核:李果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