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华网: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专项调研在四川展开
文:新华网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07-05 2723

  2019年6月24日至26日,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专家组成的调研组一行,专程赴四川调研指导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情况。期间,调研组先后前往四川音乐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实地调研并召开师生座谈会。

  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的高雅艺术进校园调研座谈会上,来自四川音乐学院、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师生代表踊跃发言,纷纷表达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热爱和期盼,讲述了本校演出时一票难求、座无虚席的盛况,并希望有更多院团把优秀艺术精品送到同学们身边。

  四川省教育厅报告了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总体情况。一是坚持国家级院团与省级院团相结合扩大供给。近三年共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319场,其中国家级院团46场,省级院团272场,省级院团的队伍和演出数量呈逐年扩大趋势。二是教育部门与文化部门相结合凝聚美育力量。2019年四川省交响乐团、省歌舞剧院将组织专业团队到学校演出7场,以后还将逐步增加演出场次,共同为高雅艺术的普及贡献力量。三是城市学校与边远地区学校相结合普惠城乡。高雅艺术不但走进成都区域内的高校,还更多走进了四川省最东端的达州市、最南端的宜宾市、最西端的凉山州、最北端的广元市等地高校,中央民族乐团2016年往返乘坐近20个小时巴士前往西昌学院演出,让学院师生非常感动。四是普通高校与中小学校相结合共享艺术熏陶。国家级院团全部安排到高校演出,省级院团兼顾高校和中小学校,其中:四川音乐学院民乐团、西南民族大学的空谷合唱团,多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曲目带入藏羌彝苗等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与学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受到师生喜爱和欢迎。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志刚同志分析了四川省目前存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供需矛盾突出、艺术场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高校对口帮扶地方美育合作机制及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现场直播录播以扩大师生受益面等建议。

  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调研期间,专家组一行参观了川剧数字化工作室、川剧大师肖德美工作室,了解川剧服装、乐器并观看了川剧沙龙活动。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理工类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并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专业的美育师资队伍每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艺术类通识和素质选修课130多门次,覆盖学生约1.5万人。与地方政府、专业院团开展合作,先后引进“川江号子、博巴森根、川剧”三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索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育人新途径,形成了“歌、舞、剧”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模式。电子科技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自2017年培育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基地建设,以“传承·创新”为理念,围绕“课程、社团、工作坊、研究、辐射、展示”六大任务,建立川剧基地、川剧研究中心并挂牌川剧名家工作室。积极开展管理团队、教学研究团队和外聘专家团队等队伍建设,构建“通识课、素质选修课、实践课”等川剧素质课程体系,成立“开洋腔川剧社、帮打唱川剧社、校园川剧工作室、川剧数字化工作室、娟人唐娃娃工作坊”5个川剧类社团,打造“川剧文化艺术节、川剧数字交互脸谱”等文化品牌,川剧数字化脸谱还登上了央视《五月鲜花》舞台。完成了《川剧赏析》校本教材编写,以川剧音乐元素创作的《川江的故事》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A级合唱团”最高奖项。2018年学校积极申报并获批为教育部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11.jpg

           电子科技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川剧传承基地建设情况”调研会

 222.jpg

专家组参观电子科技大学川剧数字化工作室

 333.jpg

专家组观摩的课堂展示

 444.png

专家组参观素质选修课《画脸谱》的作业展示

 555.png

专家组参观电子科技大学川剧基地办公室

 

报道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19-07/04/c_1124709084.htm


编辑:卿晗  / 审核:陈伟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