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师德之美】聂韬:寓教于乐的青春引路人
——记2018-2019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得主、外国语学院聂韬博士
文:学生记者团 梁露菡 罗莎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9-23 8304

  【编者按】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在成电,广大青年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常年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与汗水,认真上好每一门课。在学校2018-2019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共有6位青年教师获得一等奖。新闻中心推出一等奖获奖老师系列专访,分享他们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展现他们在教书育人中闪亮的师德之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2019年度教职工校级荣誉获得者、外国语学院聂韬博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这些出自《周易》的句子我们一定不陌生,然而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与阐释它们,并内化其哲思,外化其价值呢?自《中国哲学经典著作选读》开课以来,这门核心通识课程就吸引了我校各专业学子的注意力。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外国语学院聂韬老师把哲理融入生活,把想象加入文本,三尺课堂上,为同学们演绎了一堂堂生动的中国古代哲学课。

聂韬-图片.jpg

逐梦“大男孩”,注重课堂氛围营造  

  “太年轻了!”见过聂韬老师的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样。从2015年博士毕业至今,年轻有为的聂韬在而立之年就获得了副教授职称,走在校园里,聂韬常常被误认为是学生,在购物和就餐时也常常被工作人员称作“同学”,对此,他笑谈道:“我从不否认,甚至每次都带有些欣喜。”

  也许认识聂韬,并不是从他的课堂开始。2017年,他参加了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歌唱比赛,并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获得了亚军的优秀成绩。那时,成电会堂的门口立着决赛选手的海报,聂韬老师笑得十分灿烂。如果时间再倒回几年,还是这个笑容,曾出现在2010年“快乐男声”成都一百强的队伍里。谈起这些追梦经历,聂韬坦言从小便不怯场,就连在比利时留学时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赛,站在舞台上勇敢地表达自己一直是他留存心中的梦想。从爱做梦的热血青年到风度翩翩的明星教师,年轻的聂韬一路踏实行来,用自身对学术的执着、对教学的热爱,影响着年轻的成电学子们。

  或许正因为“年轻”,聂韬的课堂更贴近青年学子对于自由课堂的想象,“生动”“活泼”往往能成为其课堂氛围的标签。聂韬强调哲思与明辨的重要性,他发现学生的思维其实比很多老师想象中要活跃更多,而单一的教师主体性课堂往往会阻碍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印象中,聂韬是“不拘小节”的师者,常常讲着讲着就坐在了讲台上,也不介意用略显夸张的方式、甚至时下流行的段子去生动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如此随和的方式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身心放松,并放下“严肃课堂”的顾虑,积极参与探讨,所以聂韬课堂往往充满着思想碰撞的火花,或在言语中,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关哲学的课程往往需要留给学生阐释与例证的空间,要知道,我们不是在断言真理,我们是在追寻真理。”所以,知识也只有在思辨研讨的氛围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吸收,课程才会散发余味,唇齿留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聂韬认为为师者也要不断充电学习,教学相长。学生总会成为聂韬的灵感,他的缪斯。还记得有一堂讲庄子的《齐物论》时,医学院的同学用“脑死亡”的专业知识试图解释《齐物论》中微观与宏观标准转换的道理,也有学生用自己实验开始成功,而后失败的经历来反证《乾卦》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的道理。聂韬意识到,人文的思考需要理工科的补充,正如理工科需要人文的基石,或许学科之间需要的是相互补充,而非各自分化。任何人都能从自我学识和经验的角度对于文本做出不同的理解,正如他自己所言:“对于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于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认识中。”

“阐释”与“尝试”,用好课堂普及哲学知识

  在聂韬看来,哲学好似一味良药,滋补心灵。而良药苦口,距离我们遥远的中国哲学典籍文字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并不容易。如何引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呢?这是担任《中国哲学经典著作选读》一课的教学者,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聂韬想到了一个妙招,开学的第一堂课,他故意用卖了个关子的方式,告诉学生这门课不仅教文本,还会教一些看似复杂、甚至“玄之又玄”的古之应用,如《周易》中的大衍之数、《洪范》中的阴阳五行等等。学生们听完都感到兴奋,跃跃欲试,虽然方法都是书中记载的理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可操作性的实现,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全新的认知传统文化的大门。

  因而,在聂韬的课堂上,氛围代表着思想的流动,在这个大多数人血液中流淌、却在现实表象中遗忘的世界里,同学们积极地讨论经典文本,认真地聆听穿越时间的智慧。现实与梦交织着,宏观与微观重叠着,真理和现实互为表内,人与万物本源而同立,人道与天道辩证而统一。哲学课不再是常常被误解的枯燥乏味的课程,它像庄周梦里的蝴蝶般翩翩美丽。但聂老师仍然强调文本,他坚持哲学课程应该是基于文本的课程,而老师教“书”,就是要立足于文本。他独钟“阐释”一词,因为“阐释”既代表着不能空谈也不能照本宣科,也代表着脱离标准,进入无限的可能。在他的课堂上,他喜欢先带着学生细读文本,再把文本带入现实,正是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对于相同的哲理,他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因而,课堂上往往会闪耀起不同思维碰撞出的独特火花,成为《中国哲学经典著作选读》受学子欢迎的又一原因。

  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聂韬希望能凭借课程的讲授来普及哲学思想。在采访中,他谈到学术与普及的区别:“学术是一个更为细致、更需要实证的创新性工作,它需要花费时间,并在时间中经受检验;而普及知识则是建立在已有的学术上,更贴近于现实与思想的直接性碰撞。”这是他对于教学模式全新的尝试,反感将学术高深莫测化,他更希望学生们能在当下思考哲学的意义,并将“意义”去功利化,内化于心,自己尝试让承载哲学的文字生动化,在实践和自省中体会哲学的存在,感悟而不追随。

建言青年:永远年轻,永远尝试,永远热情

  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聂韬更感叹过往与现在的关联。在求学的过程中,聂韬最感谢的人是自己硕博时的两位导师,而最感谢的事是自己与家人、爱人的坚持。在曾经迷茫的时候,是老师发掘并让他坚信自我有做学术研究的潜力,于是,在结束研究生阶段的比较文学学习之后,他于2013年启程去往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接受博士联合培养,学习海外汉学。从对外汉语到比较文学再到海外汉学,聂韬亲身体验过迷茫、坚持与热爱的交织,最后,坚定战胜了任何动摇的念头,而热爱终将感恩所有的迷茫,直到2015年博士毕业,他终将这份热爱带上了成电的三尺讲台。

  聂韬坦言在自己的学生阶段曾经做过多种尝试,做英文兼职老师,当小说写手,参加选秀比赛,甚至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爱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青春的迷茫,谁会没有呢?”可青春的热血,往往就是看谁的坚持赢得了最终的收获。

  如今,作为2016级翻译二班的班主任,聂韬的角色也不再只是担任一名任课老师那么简单。带着年轻的心态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早早确定目标,强调更重要的是要多做尝试。就像对于他来说,研究工作是他在硕士阶段确立的目标,也是他走出择业迷茫的第一次尝试。“也许这个选择与你合拍,你能坚持下去;也许它与最初的期待有所不同,在尝试后发现并不适合你,那么也请你勇于放弃,相信青春,开始新的追寻。” 

  从懵懂的学生阶段成长到如今的高校“青椒”,当下的聂韬把热情寄托于学术之上。在他看来,学术,是一个人的思索与更多人的共鸣。他喜欢与同事、学生交流,在电子科大,他常常能看到文哲知识与数理规律碰撞的美丽。虽然已是副教授,但他仍然把自己看成一个学生,如果有一场辩论,他会毫不犹豫地参加;如果有任何一个学术课题的申报、论文发表的机会,他会无所畏惧地去争取。学术之路,在聂韬的眼中,永远是一个“自省”的过程。

  陆九渊曾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即借孔孟之道的方法来阐释自己的思想,聂韬欣赏这种主体意识的学习。要学为我用,要将知识与自身结合,做到不违心,成就心,终归,学习哲学,是为了找寻自己,找寻与他者的关系。而报着如此的教学目标,才是坚守初心的他无数次尝试的证明,才是热爱教学的他热血倾注的回报。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