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梧桐下,沙河边,书声吟连篇。主楼中,阶梯室,恩师语延绵。……五十年,长犹短,友情系心间。喜重逢,乐共勉,携手再向前。”9月18日-19日,成电6715班校友带着对学校的深厚感情从大江南北回到母校,共叙51载同窗离别的深厚情怀,追忆同窗往事,畅想人生感悟,再续成电情缘。
同窗情谊长 沙河水悠悠
沙河校区承载着校友们满满的回忆。在通信楼1010教室,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真情流露感人肺腑。现已82岁高龄的6715班辅导员甘信莹老师应邀特地从深圳赶回成电,与同学们共忆往昔。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甘信莹老师感动地说,“你们是我陪伴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班级。那时候我刚工作不久,你们就来到了成电。你们的年龄和我相差不大,大家一起走过了艰苦但充满快乐的岁月——也感谢你们对我的陪伴,感谢你们给我美好的回忆!”
师生欢聚一堂,畅谈了在成电的难忘时光,回顾了毕业后51载的风雨历程以及各自的人生感悟。未能前来参加聚会的同学纷纷发来祝贺视频、书法、画作等,表达对同学们的想念。会上,大家深切怀念了班级已经离世的7位同学。
“在评定助学金的时候,我才了解到,班上从农村来的同学居多,家里都很困难……但大家相互之间都很关心。”田同学回忆起同学们“一起饿着肚子做作业”“经常‘精神聚餐’”等难忘经历,眼眶渐渐湿润了。
老师们传道授业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廖长英老师的《无线电技术基础》,周仲元老师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屠德雍老师的《电工计量》,张崇国老师的《无线电材料与器件》,吴文波老师的《电力技术》,郑文光老师的《电子器件》,彭水贞老师的《电工基础》……这些课程,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开拓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大家来到曾经居住过的沙河校区12栋宿舍楼参观。宿舍楼虽已经过了51年的岁月洗礼和多次修整,但住过的寝室号、楼层依旧未变,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昔日场景重现,同学们感慨万千,纷纷在宿舍门前合影。
丹心志不移 奋力报神州
1968年,毕业分配,36名同学满腔热情,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最需要的地方。13位同学去了部队,18位同学去了研究所,两位同学去了兰州135厂,一位同学去了242厂,一位同学去了绵阳九院……
“我们36名同学走向大江南北、沙漠山沟,为国家的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强大天天流汗、熬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年华和智慧。”罗建文说,成电6715班同学毕业后,经过几十年努力拼搏,在我国科技进步及国防现代化战线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战斗在无线电遥控遥测专业第一线科研单位的同学们,更是为我国的导弹、卫星、航天器等重大国防科技项目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有:特等奖1人,一等奖6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1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成果奖的有: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9人次。
“同学们学习期间都很勤奋,工作以后都很努力,而且是一心一意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各自所在的行业都作出了成电人的贡献,我为大家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甘信莹老师自豪地说。
人老心未老 壮怀再奋斗
9月19日上午,校友一行来到清水河校区,与杨晓波副校长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物理学院等相关学院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为学校和学院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杨晓波代表学校向各位远道而来的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并介绍了成电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他对校友们数十年努力拼搏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特别感谢校友们为学校、学院所做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成电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成电的校友们更要成为一支生力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座谈中,杨晓波表示,“成电邦,帮成功”的宗旨就是要团结所有成电人,齐心协力共筑成电梦、中国梦。
详细了解了母校的快速发展和“三步走”战略蓝图,校友们十分振奋。校友们表示,大家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上学的时候受到成电的培养,毕业之后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我们愿意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干事创业的经验教训带给我们的后辈,让他们少走弯路,发展得更好!”罗建文表示。
当天,校友们还一同游览了清水河校园。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大气典雅的校园,校友们为母校的发展感到无比欣慰。在电子科技博物馆和校史馆,看到曾经使用过的元器件、曾经读过的课本、讲义、书籍,校友们很激动,一路畅谈以前做实验的细节。
同学情,一生情;同学路,毕生路。五十一年再聚首,青春永远放光芒。回顾这次母校聚会,罗建文写道:“青春岁月沙河别,耄耋之年聚一起。一生矢志登高处,笑谈旅途路岖崎。虽已暮年不从心,一颗丹心志不移。”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