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爱国情 奋斗者】王潇、张伟哲校友:“男儿何不带吴钩!”
——“基层就业校友母校行”活动(十四)
文:温英剑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10-20 12249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12年前,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级的王潇和张伟哲校友不约而同地“投笔从戎”,扎根基层部队,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热情。

  他们是同班同学。一个去了国防科技大学;一个西进去了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从事的工作不同,面对的环境各异,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爱,同样深沉而热烈。

王霄 张伟哲校友 (4) 备注:因保密需要,不提供个人照片。.png

  9月26日,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回到母校,向师弟师妹们讲述了在部队基层工作历练、为国奉献的故事,并鼓励师弟师妹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王潇毕业后保送国防科技大学读研深造,与破解“钱学森密码”的“背心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院士在一个学院。在国防科大深造期间,王潇既在科学研究能力方面有了极大提升,也在家国情怀方面受到感染熏陶。

  “高伯龙院士42载痴心不改,成功研制出尖端仪器激光陀螺,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国防现代化事业,令人十分敬仰!”他说,1971年,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将激光陀螺的大致技术原理写在两张小纸片上,交给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长沙工学院。后来,以高伯龙为骨干的课题组,就是依靠这两张纸片上的密码开始了激光陀螺的研制。

  “老一辈科学家的工作条件,比我们现在差了不知多少倍,他们的实验室里只有一些老旧落后的仪器,他们还要经常忍受炎热、饥饿的考验,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爱始终毫不动摇,对科学的追求永不止步。”王潇说。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成都军区的部队基层工作,能够静下心来,哪怕是做一件看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设备维护工作,都要做到极致,而且,他善于钻研,总能开拓创新,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他坚信,只有干好工作,就是为国奉献;只有干好工作,才有资格去干更加重要、更加复杂的事,做更大的贡献。

  功夫不负有心。他的努力,感染了同事,也赢得了部队的肯定,数次获得嘉奖和三等功。他说:“一个人的志愿,应当结合国家的需要。只要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回应祖国的召唤,扎扎实实干事创业、努力奉献,肯定能够做出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张伟哲校友毕业后,选择去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到荒无人烟的大戈壁挥洒青春。他还记得,第一次坐火车前往基地的情景:从成都出发,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第二天一早,打开车窗,看到外面是茫茫的隔壁,前行数百里不见人烟。

  “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百里无人区,天上无飞鸟。”这是基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张伟哲在这里扎根,一直工作到了去年转业。

  但在他的心目中,这里非但不苦,反而很美。“大家看过胡杨林吗?传说胡杨林三千年死而不倒,三千年倒而不朽。这就是大西北的顽强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他说,张艺谋在酒泉的胡杨林拍摄了一部名为《英雄》的电影,把胡杨林的壮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有朝一日,欢迎同学们像胡杨一样扎根西北,为国奉献!”

  当然,在戈壁滩上工作还是很辛苦的。但是他认为,“国家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接力建设,如果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我们到大西北去、到大戈壁去,我们义不容辞!”他希望“在追寻强军梦、强国梦的征程上,能够遇见更多的成电人。”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