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楚天都市报:期待更多“土豆大学”的扶贫作为
文:楚天都市报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10-22 2411

  近日,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食堂推出的“土豆宴”引发师生追捧。十多种土豆菜肴,涵盖了烧、煎、炸、烤、蒸等各式烹饪手法。据了解,所有的土豆都来自该校定点帮扶贫困村,今年预计采购50吨,全校师生6天时间已经吃掉了近12吨土豆,被网友赞为“土豆大学”。

m_20191021WXCTDSA0809C_2.jpg

  这样的场景,有趣而温暖。中华民族本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现代社会更不缺扶危济困、爱心涌动的人间佳话。此前,在本报报道“煎饼姐”汪天姣独自摆摊卖饼、照顾患病亲人的故事后,武汉全城掀起买饼狂潮;前不久,赤壁南山村八月瓜滞销,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处处真情流淌,映衬着人心的温度和分量。

  高校食堂采购贫困村的粮食,再用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学生,既是为扶贫脱困加油助力,也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农民们辛苦的收成有了销路,收入增长,高校也由此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品德课程。师生们排队品尝土豆的同时,也能清晰感受到自身对于扶贫事业做出的贡献,感受一起献爱心的快乐和满足。

  由此,也更能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激发扶贫助农、报效祖国的热情。而且,“土豆大学”的美名广为传播,对高校来说也是一种宣传,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更快地提高学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可谓一举数得。

  其实,“土豆大学”远不止一两家,全国还有不少高校都采取了这种“一对一”帮扶的方式。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值得广泛推行。日前,教育部提出,将探索推进高校扶贫组团模式,看来,“土豆”团购就是一个接地气、有成效的开始。

  作为知识高地与人才殿堂,高校能够为扶贫做出的贡献,当然不止是购买农产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还是发挥科技、人才等优势,紧扣贫困地区的资源特色和实际需求,帮助当地健全和优化产业链条,让更多贫困地区迸发出内在动力。

  让校园与乡村实现更加真心实意、卓有成效的互动,让更多青春学子投身于扶贫济困的事业之中,这种希冀,随着“土豆宴”的芳香而飘散,吸引更多高校贡献才智与力量,为精准扶贫开拓更多有益路径。


  报道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91021/ctdsb3384010.html



编辑:代静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