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2019年10月23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第6版以《校史育人,讲好“成电故事”》为题,深入报道了我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积极利用校史资源,通过成电故事讲师团、《又见青春》大型纪实校史剧、“我的祖国,我的成电”大型主题文化展等形式进行校史育人,激发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自9月下旬以来,在电子科技大学,一个平均年龄81岁的“成电故事”讲师团,成为了该校师生追捧的“明星”团队。
这个基本由党员组成的银发讲师团,共有21位老教授,最年长的已经84岁。连日来,他们为5000余师生开设了20多场讲座,而他们讲述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子科技大学为党为国育人才的建校历史和学校的红色基因。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体内就流淌着红色的血液,细胞中就蕴藏着红色的基因。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该校积极利用校史资源,组织师生深入学习校史、党史、新中国史,在成电故事讲师团的生动讲述中、在纪实校史剧的真情演绎中、在主题文化展的丰富展示中,激发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现身说法 传承红色基因
“63年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在成都诞生了,这是一所将红色基因植入血脉的大学。”81岁的电子科大教授陈艾是该校首批学生,作为“成电故事”讲师团中的一员,他在讲座中激动地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从筹建到正式开学,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离不开成电人那种根植于心的、为党为国发展科技的强烈使命。”
在讲座中,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们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激励师生建功立业。
“那时我们没有选修课,只有必修课,几乎每周都有三十六节。”同样81岁的该校教授陈天麒回忆建校初踩着泥浆去上学,“没有桌椅板凳,大家坐在阶梯地板上听课,膝盖上放一块小木板。”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都刻苦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建校4年,学校就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这些老教授的讲述,在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采访中,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肖海斌深有感触:“他们的故事总是洋溢着一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论在多么差的条件下,都是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状态。这让年轻人不由得反思,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担当应有的责任?”
青春奋斗 弘扬家国情怀
三年前,为庆祝建校60周年,电子科大策划并演出大型纪实校史剧《又见青春》。此后,该剧成为每年新生教育的保留剧目,也是今年该校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又一个创新形式。
《又见青春》选取三代成电人的青春经历,以主人公“陈讯”的回忆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从建校初期筚路蓝缕、改革开放信息化浪潮,到电子信息新时代的历史。全剧刻画了从建校元老吴立人到现任校长,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讯泰斗到肩负时代重任的“90后”创业新星,从一个电讯世家到各代电讯人等一大批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又见青春》于10月中旬连演三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本次的排演完全由本校师生完成,没有外部专业演员的支援。两个小时的表演,有的演员只有寥寥数语,抑或只有一个匆匆背影,但他们依然尽力将自己的表演做到尽善尽美。
作为该剧的总导演,该校大学生艺术团话剧社指导老师蔡晓鸥动情地说:“我们演员的每一个动作的起落、每一个表情的收放、每一个音节的顿挫,在无数次训练后做到极致,我想这或许就是老一辈成电人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情怀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传承。”
爱国爱校 铭记初心使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9月底,“我的祖国,我的成电”大型主题文化展在该校正式开展。该展览重温了建校初期,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沿海地区的三校教师举家搬迁至祖国大西南,在成都东郊稻田中艰苦创业建设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的无悔选择;回顾了一代代成电人为发展民族电子工业、建设电子信息强国贡献成电力量的光荣历程;展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63年来成电立足西部、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勇挑国家重担、敢啃科研“硬骨头”的扎实作风和取得的累累硕果。
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和视频,立体展示了成电建校以来取得的成绩,也展示了成电和成电人的初心和使命。
老师和同学们在参观展览后,纷纷表白新中国。电子科技大学退休教师张霞在留言板上写道:“礼赞70年,奋进新时代。祖国强大,人民幸福,我们作为新中国同龄人深感骄傲自豪!”
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学生强中华也表示:“学校给我们抒发爱国情怀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载体平台,看完这个主题展,我特别想对祖国表白,特别想对成电表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成电!”
该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电子科大一直是一所有情怀、有梦想、有担当、有追求的大学,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举办这个展览,就是要让全体师生员工重温成电建校初心、牢记科技报国使命、书写新时代奋进华章,切实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砥砺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行动。”
(本报记者 陈彬 通讯员 陈伟)
报道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0/350459.shtm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