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月15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2015级博士生张亭拖着行李箱通过沙河校区西门,回到了阔别近四个月的成电校园。
原计划正月初六就回校继续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她不得不宅家写作,并将论文一页一页地发给导师,听取修改建议。返校前,张亭已经在线上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辩前的所有工作。如果一切顺利,她将在五月底或者六月初进行最终答辩。
在成电求学、生活近七年的岁月,张亭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我希望自己和组内的伙伴们都能顺利通过答辩、顺利毕业。”
在前期周密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当天,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和沙河校区迎来了包括张亭在内的2020年春季学期首批返校学生。
把对同学们的关心爱护落细落实
为了迎接同学们返校,各部门提早部署,电子科大在两校区校门口和校内宿舍、食堂等地做好了准备,静待学子归来。
5月15日当天,电子科大党委书记王亚非、副校长胡皓全一行前往清水河校区思源餐厅视察。在餐厅里,王亚非与魏敦文、林飞宇等正在用餐的师生交流,询问他们返校后的生活是否方便,并现场“考”了一下同学们,询问他们是否知晓遇到应急情况时按什么流程进行处理。他感谢同学们对学校防疫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同学们表示,对国家和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很有信心,也十分理解和支持学校的严格防疫举措。
随后,王亚非一行前往博瀚苑二组团,深入学生宿舍慰问交流,对疫情期间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为“科技战疫”作出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叮嘱大家把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学校学院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把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落到落细落实,让学生返校后感受到家的温暖。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副校长胡皓全一行来到清水河校区西门视察学生返校情况,检查了各个环节的安排,并在“联合办公区”为学生发放“爱心防疫包”。
“欢迎同学们到来!”曾勇为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生张芹发放了“爱心防疫包”。她家就在成都,这三个月一直在家做科研,已把上学期的实验数据整理成了论文。5月13日,她接到辅导员发布的返校通知后很高兴,立即收拾行装做准备。现在到了学校,她想抓紧时间把上学期未做的实验赶紧做完。
随后,曾勇一行来到博瀚苑二组团,查看学生寝室的情况,先后慰问了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材料学院等学院的博士生,询问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并勉励他们取得更好的科研成绩。曾勇充分肯定了学工、研工、后勤、保卫、校医院等部门的返校准备工作,并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工作的水准和状态,为迎接更多学生返校做好充分准备。
申小蓉来到沙河校区,实地察看进校各环节准备情况,并向返校的同学们送上了“爱心防疫包”。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采取的疫情防控举措,表示学校将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希望同学们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申小蓉还深入沙河校区学生宿舍15栋和阳光餐厅,与返校学生和就餐师生交流,实地检查防控举措落实情况。
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回“家”的学子
数学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简利几个月来一直在家研究自然图像处理。今天返校,她带的行李比较多,其中大多是家人给她准备的美食。在校门口,保安徐彬见状,立即帮她拿行礼,送到了校门口内侧“小白”摆渡车上。王简利说:“在学校里,做科研的环境更好,更能静下心来进入状态。”
看到返校同学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过来,在校门口值守的保安和志愿者主动上前协助大家进校。10多米长的“帐篷走廊”两侧放置了多台风扇,在炎热的天气里为大家送上清凉。大家在此扫描进校二维码,有序排队进入“更换口罩区”。
手部消毒、更换口罩后,很快来到“身份识别区”,并在“联合办公区”领取学校发放的“爱心防疫包”,进入热成像体温自动检测区,整个过程十分流畅。
返校前,相关职能部门就通过微信发布了“温馨指南”,引导学生提前打卡、申请“天府健康码”、绑定保卫部公众号。因此,学生进校扫码的效率很高,1分钟内即可完成流程进校。
宿管阿姨做好每天三次整个楼栋、门把手等的消毒工作,耐心细致地提醒每一位返校同学注意回到宿舍后的个人防护事项,陆续回“家”的同学们依次在宿舍大门刷宿舍卡进入后,在门口测量体温、消毒手及行李,再回到宿舍。
机电学院2017级博士生徐冲刚到宿舍,正在整理床铺。几个月来,他一直在家坚持做科研。徐刚所在的研究领域属于“软硬结合”,由于疫情原因,“硬件”条件受到限制,因此,他在家一直在“软件”方面发力,尽量减少损失。徐冲表示,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自己进一步提升了健康意识。在校期间,要继续努力研究,并重视体育锻炼。
餐厅入口处设置了有自动感应喷洒消毒液,并有值班人员复测体温。进入食堂,“距离产生美,用餐莫交谈,餐毕戴口罩”的横幅映入眼帘。为了确保用餐时的距离,餐厅将原来的四座桌椅封闭了三个,只留一个座位,确保一人一桌一座。打饭窗口处的地面上,也贴上了间隔1米的排队提示线。
以奋斗的姿态勇担青年使命
“我想看看校园,看看老师和同学!”被问起返校后想做的第一件事,电子学院2015级直博生王浩伦回答得很干脆,“非常开心能够返回学校,谢谢各位老师同学。”“祝母校‘双一流’建设更上一层楼。”“开学了,开心。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I❤UESTC!”……校门口的留言本上,返校的同学们图文并茂写下了自己第一时间的感想。
“真是太思念成电校园了!终于知道什么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光电学院2019级博士生涂丹说,宅家期间尽管能一边看文献一边写东西,但还是很想回到校园上课,“还有很多课程要上完,很多实验必须在学校才能进行。”
暂别学校几个月,有的同学说,成电校园更美了。即使相关部门安排了“小白”摆渡车送大家回宿舍,不少同学更愿意自己拉着行李箱,欣赏着校园风光步行回宿舍。“回到学校,感觉很亲切,也感觉很吃惊。”信通学院2019级博士生王洁磊说:“水杉路旁边变魔术一样修了鲜花栈道,还拔地而起了几栋大楼——感觉学校变化很大、发展很快。”
暂别学校几个月,更多的同学惦记着电脑里的资料、实验室的数据。返回学校后只争朝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抢时间、赶进度,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望。
机电学院2017级博士生李享师从教授黄洪钟做可靠性研究。返校前,他已参与到“反应堆设备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课题组,一直坚持不懈地从事科研工作。他表示,将好好珍惜在校的宝贵时间,一方面继续抓紧时间撰写论文,另一方面将根据项目的研究节点,尽快提交研究进展报告。
计算机学院2017级博士生刘明辉所做的研究项目是学校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的“基于CT影像的新冠肺炎快速检测项目”,目前正在结合数据“训练”算法,有望在10分钟乃至5分钟以内依据患者的CT影像判断是否确诊。接下来,他将对已有的CT影像数据进行灰度值统计并研究有效的正则化等图像增强技术,训练出一个更高效的深度学习网络,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得到比现有的方法更快速、准确率更高的新冠肺炎快速检测系统。
“第一件事就是先让实验室正常运转起来!”生命学院2016级博士尹里程接到返校通知时很激动。他所在的实验室团队有20多人,因为大家长期宅家耽搁了很多要做的事情,接下来等团队成员们陆续回校后,要抓紧把未完成的工作做好。
看到同学们陆续回“家”,电子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潘海特别欣慰,他已记不清前一阵有多少天直到凌晨才结束一天的工作。此前,为了同学们顺利平安返校,潘海和他的伙伴们及志愿者已经忙碌了好几个星期,努力将学生返校的“点对点通知”做扎实、做精准。
经过学校和学院精心组织和安排,在最美的五月天,最美的成电校园里,迎来了返校的同学们。“每一位同学平安返校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潘海说,返校之后,希望同学们做好个人防护,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专心学习科研,勇担青年使命。
报道链接: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2414/2020/0518/content_31792622_1.html
编辑: / 审核: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