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标杆示范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院自2018启动了120门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课和各一级学科(类别)专业课为重点,充分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整体规划、分布实施,至2020年,经学院推荐、学校专家评审、研教指委审议通过,学校已立项了两批共120门“精品课程”。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栏目,分享这些“精品课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特色和成效等方面总结梳理其经验心得,与师生读者共享。本期介绍外国语学院聂韬副教授在《中国语言文化》课程上的教学改革探索经验。
“中国语言文化这个词说来有点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其实在做一些减法。”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聂韬一边放下手中的书,一边介绍起了自己讲授的《中国语言文化》课程。
《中国语言文化》是学校2019年立项的首批62门研究生“精品课程”之一,在有限的48个学时中,如何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脉络,汲取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掌握中国语言文化的特色,是他致力于讲好这门课的努力方向。
差异化教学:课程“保鲜”秘笈
聂韬的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的海外汉学研究,致力于先秦汉学的海外研究和诸子阐释,2016年9月,他接到《中国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任务,从此与中国语言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2016年讲授这门课程到现在,4个年级的同学都不约而同给了聂韬很好的评教分数,要问怎么做到的,聂韬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得而知。在他看来,尽量与上一轮授课的内容、甚至形式保持差异化,是课程历久弥新、时刻保鲜,能最终将学子留在课堂的原因。
每一年秋季《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开课时,聂韬的课程设置都是既有固定版块,也有选择性的专题,不同年级的成电学子总能在这个季节感受到不同韵味的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大餐。
其中,“先秦文化”版块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中国语言文化的变迁就像一幅壮丽的画卷,聂韬在“从魏晋到唐宋的文学”专题中,将这幅“画卷”徐徐展现在学生眼前。而如“海外汉学研究”“新儒学研究”“近古文学研究”专题则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这种方式被学生称为“配餐”与“点菜”的组合。
“寻根溯源”是聂韬的授课理念。在他看来,老师授课不可能涵盖全部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是起到一个引领作用,从开始的一个点带着学生走,后面会走出一段路,这时候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走,“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在前往真理的路途中”,在走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得到新的知识,进而获得能力的提升。
聂韬讲先秦文化,一开始就会讲到周易的大衍之数,学生们听完都感到兴奋,跃跃欲试,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全新的认知传统文化的大门。在充分激发学子的兴趣后,聂韬帮助学子进一步厘清周易对先秦诸子百家各自思想开端的影响,并及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华文化数千年没有中断。从周易到诸子百家再到汉魏晋唐宋元明清,他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非常清晰的认识脉络,同时认识到这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头所在。
内驱动力:热爱让兴趣一直在路上
十年持续做一件事不仅是有毅力的表现,更是兴趣导致的热爱使然。在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道路上,聂韬一走就是十年。
回忆自己读研时学习比较文学的经历,聂韬记得导师在课上讲《十三经》,下课后,他就跑去请教导师关于墨子的问题。老师建议他“写英语世界的墨子研究”,以此为开端,他从2010年9月开始走上了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之路。
十年光阴,聂韬深入研读中国古典文献,不断厚积着内心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这种因时光沉淀后积累在他身上的文化素养很易于辨识,也在他的课堂上得到自由挥洒,因而深受学子喜爱。
从“接触”到“喜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聂韬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把研究做成了自己内心的爱好,由此产生的内生动力,驱动他一直在路上,并能走得更远。
在聂韬看来,目前国内单纯学习外国语言的研究者,阅读中国古典文献的时间不足;真正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其外语能力又有所欠缺。聂韬正好成为兼容两者的实践者,他希望自己的研究,为外国语言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化的跨专业融合做出有益贡献。
只有对自己的本体文化有深入的审视和思考,才能真正达到对文化现象的透析。以学习《庄子》为例,聂韬说不仅要从庄子本身出发,阅读千年来累积的文献,在这过程中,他还要知道谁在研究庄子、怎样评价庄子等,这才是为学的态度。而他的这种态度,正潜移默化影响着同学们。
跟随他的步伐,同学们在课堂上体会到了庄子汪洋恣肆的文字、雄浑飞跃的意向、奇特丰富的想象、滋润旷达的情致,认识到了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们有趣的灵魂。
亦师亦友:除了教知识还要辅“三观”
《中国语言文化》课程,除了能学到知识,还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宁静致远,是我一直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强调的东西。”聂韬说,从人格的角度,无论是儒家强调的中庸思想,还在庄子的超我态度,以及老子的辩证思想,越深入阅读越会发现在中国文化当中,其实已经有对几千年后人们的生活的解读。
“当阅读了更多的文献后,你会发现内心更从容宁静,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东西,能拿得起、放得下,不会受到浮躁焦虑的影响;也会发现,当你将中国古人的理论观点应用到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看待热点事件时,能作出不失偏颇的评判,有助于自己认清事物的本质,保持内心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聂韬说。
同学感概地说,“读到庄子的鼓盆而歌,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庄子的生死观,从中体味到及时舍弃和放弃徒劳的人生哲理,懂得了对失去的东西要有一个很坦然的态度,因此对先前放不下的东西能够豁然开朗,因此学会了不再尖锐地看待事情。”
启发才华:学生的获得感是教师最大的成就
20岁出头的研究生,尤其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了解得比较少,他们往往不愿意读古文,《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恰恰能帮助他们深度接触中国文化,补上文化自信这一课,也算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为了增强学习的动力,聂韬近几年一直在探索课程的考核方式。在他的《中国语言文化》课上,三次考察和一次考试构成了学生的最终成绩,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各占一半。
聂韬会在课上教学生写诗词,给出话题教学生写一首七言律诗,要求押韵、对仗、平仄相对等。学生写好的诗,聂韬称会认真“拜读”,读完后会挑出优秀作品,让学生有上台分享展示的机会,而随后开展的聊创作这样分享专题,帮助学生增强参与感。
分享的过程充满了趣味性,这也是与学生间情感交流的最好的时候。写诗的过程,命题中有写景写人写事,了解时事的学生会分析政治,解读废青港独,有的学生重情,会写亲情爱情,有的学生更注重生活中的点滴领会,会写自然,写在自然中的心境;有的写关于亲人逝去的诗,会让聂韬感动。
“我感到我出走多年的文学才华,在这门课上,又被点燃了!”氛围生动而热烈的《中国语言文化》课后,同学们纷纷点赞表白。
“海外的汉学家是怎样看待中国的某一文学现象的?”“某些论文是怎样解读有争议的角色的?”“康有为解读中西方交错点的时候,他的解读会造成对中国怎样的影响”等,聂韬希望学生作为一个参与者,去理解去创造,去评价他人的论文,这是更有趣的点。这些颇具思辨色彩的话题,通过解读论文、帮助同学们收获到更多。
聂韬笑称自己为“话痨”,一开口就会停不下来,原来是他说得多,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收获了多少。“每一个上课的学生都不反感,会推荐其他同学来旁听;每年都会有学生受推荐来咨询,这就是我上这门课最大的成就感吧!”
编辑:罗莎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