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罗艺峰教授分享读图时代与听觉转向
文:罗彤 来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时间:2020-06-09 7374

  6月4日,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罗艺峰教授来到我们线上成电讲坛,就如今“读图时代”发生的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边界模糊的现象,与同学们展开了“听觉转向”的话题探讨,并带领同学们重新审视了现代生活中的视听关系。

  讲座开始,罗艺峰教授首先就人们首要的获意方式——看与听展开讨论,他通过《圣母往见》这幅图像向同学们揭示了“看对听的遮蔽”这种获意问题,即所见的往往并不是事物本质,但是这种本质可以由听觉所表达出来。

640-1.png

  随后,他就人类两种主要的获意方式深入,讲述眼睛和耳朵差异,让同学们了解到听觉受制于表意距离,能虚拟在场,但媒质容易消逝,声音也不宜保留。而视觉表意距离长,表象稳定;人类的所有感官中,视觉是最发达的,双眼共用可以获得空间感,人们获得的信息95%以上是由视觉带来的。

  视觉的强大可见人类对其的依赖程度,由此,罗教授转为谈论如今这个读图时代的“媒体疯狂”。他讲道,由于仿作、修改技术力量的侵入以及PS、美图等软件的出现,使得图像堆砌构成强势垄断。手机人手一个、智能电视普及、wifi占领大量空间和时间,而当互联网进入生活,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百度一下”也会造成我们感知力和智能的下降。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而这一切,在疫情期间达到顶峰。 

9c17219d544e2d959881588f2e32449e_ce589.p

  紧接着,罗教授又媒体转向文学,他将传统文学与现代网络文学对比,网络文学的无极限传播导致了意义延异,由此形成了无限开放的意义链,即无限复制,没有边界无所谓中心、作者等,有的只有不断地刷屏以及被恶搞的原著。这里老师给了研究生同学们一点建议,少引用百度条目上那些无限制的文章,因为别人也有可能会“复制粘贴”。

8cc1e130cee107bfcb2a1f3336b6ae72_ce589.p

715871e93462dc32b775f02ac6fdba68_ce589.p

  接着,罗老师由文学过渡到了音乐,他给同学们讲解了音乐传播的演变过程,由人对人的口耳相传到纸媒化的看谱演奏,再到网络时代的超介质传播,音乐软件的出现将创造变成了创作。与现代有所不同的是,传统的音乐空间表现了一种社会关系,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到肖邦的文人沙龙,空间塑造了音乐的体裁。而现代耳机的出现,标志着个人化的微缩空间,这同时也展示了一种心理问题——内向人格的形成。

  就耳机隐射的内向型人格的心理问题,罗老师紧接着向同学们讲述了图像至上主义的负面意义。他总结了5点,一是语言退化、粗鄙化;二是人际距离增加了,成为面对面的陌生人;三是窥探心理发达,隐私暴露;四是广泛的附和行为,意义淡化;五是触觉苏醒,即拇指族的出现。这就好比是一种聋人隐喻。

  随后,罗教授引入了“听觉转向”的话题,他指出在人类视觉达到极限的如今需要耳朵的回归。通过引用不同国家学者关于“听觉回归”的著作片段以及评论,他告诉同学们聆听是参与世界的重要形式。

  在“听觉转向”的话题上,罗老师谈起了中国的听觉文化,他指出中国古人思想中有“听觉优先”的意识,而不同的声音的作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风景也不同。其中中国古代诗句的蟋蟀歌就是自然声音的人文化,它时而悲凉时而平静。

  随后老师借用麦克卢汉的话指出中国文化是一个以听为中心的文化,所谓“学问不精,听道不深”。由此引出了对“听”的不同层次和角度的思考与讨论,其中便有“耳听、心听、神听”,以及听的政治、伦理与审美。然后,罗教授总结了“听觉转向”的意义,即增加人机亲密、协调器官功能、和谐社会联系和有益身心健康。

640-12.png

  最后的讨论阶段,同学们反应热烈,积极提问。由于时间有限,罗老师选择了其中两三个问题回答,在同学们留言致谢及献花中,讲座圆满结束。


  相关介绍:

  罗艺峰,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和中国音乐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学。学术兼职主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奖评委、学术中心评议专家、长江学者评审专家,以及多所大学兼职教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家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等。发表相关领域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有《音乐美学论集》《中国西部音乐论》《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合作)、主编有《汉唐音乐史首届(及第二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多部。



编辑:杨棋凌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