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筑梦育人使命。过去一年,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事业高位求进。近日,《关于表彰2019-2020年度教职工校级荣誉的决定》公布,一批在抗疫、教学、思政、科研、人才工作、国际交流、校友工作、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获得表彰。新闻中心采访报道了部分获奖个人和集体,分享他们为“成电梦”“中国梦”努力奋斗的故事。
在2019—2020年度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校级荣誉表彰名单上,有两位备受关注的“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其中一位是今年86岁高龄的张其劭教授。
张其劭,1934年出生,江苏江阴人,教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专业,获学士学位。1956年成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研究生,师从苏联专家列别捷夫;195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87年晋升教授,2005年退休。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常委。
曾任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学会微波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超导电子学会副主任委员,电子测量与仪器学会微波与毫米波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某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计量与标准组成员,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评审组计量与标准组副组长,省电子学会电真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超导电子学、微波测量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国家级科技奖5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11项,编写3项国家标准。培养研究生47名(含指导校外研究生2名),为研究生开出《微波电子学》、《微波测量》2门课程;协助培养了7名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发表电子学、微波测量、超导技术等方面的论文68篇(含10篇会议论文)。1982年被电子工业部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6年,张其劭教授在实验室留影
“当老师,不仅要教‘x+y=z’,更要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张其劭教授秉持一生的育人理念。从1958年留成电任教,他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科技事业,也奉献给了成电的一届又一届学生。
今年86岁的张其劭教授,在成电的光辉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他与刘盛纲院士、关本康教授都在教学与科研事业上取得了令人敬仰的成就,被誉为成电的“刘关张”,传奇佳话至今流传。
他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超导电子学、微波测量等领域的科教工作,尤其是在微波测量等领域奠定了成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坚实基础。
他曾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等重要奖项,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些都是“过往云烟”,真正令他自豪的,就是他曾指导过一批优秀的成电学子。
过去,学生普遍对他心存敬畏,有的学生甚至被他批评得伤心抹泪;但现在,学生内心深处沉淀下来的只有感激和爱戴。在学生心里:“张老师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大先生,他用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们的人生!”
少年立志:“要做一名红色科学家!”
1934年1月31日,张其劭生于江苏江阴。父亲张竞择是“中央机器厂”会计,母亲秦澍玉是小学教师。家庭虽然拮据,但仍可度日。七七事变之后,张其劭一家被迫逃难,由无锡辗转至南京,再至长沙,再至广州、九龙、香港,最终落脚到上海,逃难奔波一年之久。
初到上海,他们住在襄阳南路(时称“亚尔培路”),半年后迁到五原路165弄2号。1939年,“中央机器厂”迁至昆明,父亲随之到昆明工作,每月寄工资到上海维持家用。1940年1月,张其劭进入上海私立树民小学读书;两年后,父亲才从昆明调回上海,一家团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年9月,张其劭考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父亲先是在“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做会计,1948年该“总署”撤销后失业。当时,张其劭正在读初二,不得已在学校申请减免学费。此后,父亲进入中华油脂公司任会计,家庭才得以安稳。
少年时期的张其劭
从小学到高中,由于父母亲的大力支持,张其劭上学一直没有间断。他说:“父母在家不谈政治,只是一直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并且要学得比别人好,将来才有饭吃,还可以为国家出力,所以对我们管束很紧。”
1952年,张其劭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离开上海到达南京,住在南工4宿112室。他大学期间的“辅导员”,正是当时无线电系的助教、后来成为“中国功率器件领路人”的陈星弼院士。陈星弼对学生非常“凶”,但辅导讲解《电工基础》课程时通俗易懂,给张其劭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眼界的不断扩展和认识的逐步提升,张其劭逐渐地摒弃了以前的“只要有饭吃、有书读就行了!”的观念,更加关心社会,学习成绩也逐步提升。1955年度,他获得了南京工学院的优秀生奖励。
那时,他的自我期许是,将来要做一个“真正的红色的工程师或红色的科学家!”
结缘成电:师从苏联专家列别捷夫
1956年,张其劭大学毕业,即响应国家号召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的师生一起来到初建的成电,继续深造读研。开学后不久,研究超高频电子学的苏联专家列别捷夫于1956年10月21日来到成电,张其劭和关本康、叶幼璋、曾绍箕、查春江、耒尧丰6人有幸成为了列别捷夫指导的第一届研究生。
在张其劭的印象中,列别捷夫非常严谨,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几乎每个研究生都被他狠狠地批评过。但列别捷夫又十分爱护学生,总是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如果学生做得好,他也会由衷地鼓励和欣赏学生。
列别捷夫指导研究生学习
在做毕业设计“三厘米波段磁控管脉冲调制器”时,张其劭需要一种电压为6500伏的特殊电容器,但几乎走遍了成都所有能想到的地方都没有找到,因此研究工作没有任何进展,他也没有及时向列别捷夫汇报。列别捷夫为此狠狠地批评了张其劭。张其劭很委屈,只好如实相告。
没想到,列别捷夫得知情况后想方设法帮助张其劭拿到了两个电容器。张其劭深知列别捷夫对学生的期望,因此,更加努力地投入研究,终于圆满完成了研究项目。列别捷夫感到很欣慰,高兴地表扬了张其劭。
列别捷夫曾在回忆中赞许道:“他们(6位研究生)工作很积极,拥有很好的基础知识,但这些知识需要加深和扩展。我怀着满意和尊敬的心情,回忆这些研究生们……我给他们每个人都布置了单独的超高频器件和装置的课题,目的是创建新的实验装置。”
张其劭读研究生只有两年时间,但在列别捷夫的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他的研究生毕业设计得到了超高频器件教研组主任王祖耆教授和无线电系副主任周清一教授的高度评价。
王祖耆教授认为,由于“三厘米波段磁控管脉冲调制器”的制成,“学校在教学上将增加一项十分重要的实验项目,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配合磁控管生产都有所帮助。而且,目前在我国自己设计制成的磁控管脉冲调制器尚且不多,能做测试磁控管用的更少,因此,这项工作对我国超高频电子学的发展来说是有一定价值的。”
王祖耆教授还特别强调,张其劭是在设备基础很差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调制器中大部分的器件均是自己设计和制成,并且在工作中表现态度认真,肯想办法克服苦难,肯做实际工作,有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精神。此外,张其劭对磁控管的特性也做了初步的研究,并曾设计和制成一个低电压脉冲调制器供同学们做实验用。
留校任教:三尺讲台开启科教人生
1958年夏,张其劭留校工作,与关本康一起进入了当时的成电五系503教研组(即超高频教研组,又名微波教研组),1959年9月成为助教,1961年11月成为讲师,1979年1月晋升副教授。
1958年9月24日,成电第一届毕业研究生留影(后排右四为张其劭)
从1958年到1979年,是张其劭在科研和教学上逐渐成长的时期。其中,1964年,他在成电学报上发表了由他任主要工作的论文《接收机保护及电器恢复时间测试方法的研究》。
1970年前,张其劭主要从事通讯磁控管的研制工作,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从1971年开始,他从事“注入式前向波放大管”的研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相关成果,达到了当时的国内先进水平,并于1981年获得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2年,他参加了四机部标准化工作中有关电真空瓷的部分波段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的测试和建议工作,其总结报告在1974年被列为四机部指导性技术文件。
在科研不断精进的同时,张其劭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提升。陈星弼院士是他在教学方面的重要领路人。
1956年,陈星弼随南京工学院电机系一起来到成电,随即被派往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后改为物理研究所)半导体室进修,1959年进修结束后回到成电,受命讲授《半导体物理》课程。张其劭常去“蹭课”学习,受益匪浅。
张其劭至今记得陈星弼老师授课的情景:“那时候陈老师还很年轻,上课不带讲稿,每次走上讲台,从衣兜里面摸出一张像香烟盒大小的纸片,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偶尔看看纸片上的备忘摘要。他还喜欢一边讲课一边问问题,调动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他也鼓励学生提问题,如果学生提问后陈老师看向天花板,那就说明学生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在教学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就是列别捷夫和陈星弼老师,他们都十分严谨,对学生很严厉。”张其劭说,“从两位老师身上,我既学到了讲课的经验和方法,也继承了两位老师注重立德树人的理念,后来我也这样指导学生,这都是两位老师教给我的!”
奠基领航:夯实微波测试学科基础
改革开放后,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全面恢复。实验室建设对开展实验教学和相关的科研工作都十分重要。自1979年以来,张其劭担任成电学术委员会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主任,对学校的实验教学工作提出了综合改革和建设方案。
1984年初,学校获得了世界银行贷款的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经费支持为142.6万美元,同时,国内配套资金为136.1万元人民币。1月,张其劭受命利用该项目支持筹建微波测试中心。他向学校提交了建立微波测试中心的可行性报告,并通过世界银行专家组论证评估。
在微波测试中心的筹建过程中,张其劭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组织技术论证,规划长期方向、实验室配置、技术装备配置,协调中心的场地、技术力量,组织订货清单,通过中外专家组论证评估,组织编写标书草案,与外商签订谈判合同,并组织仪器验收和准备工作等。
1984年7月,学校微波测试中心成立,张其劭为中心首任主任。中心从国外购置了45种(共60台)具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的微波测试精密仪器和系统,在微波网络分析和微波信号分析两个方面具有强大的测试与研究能力。
微波测试中心的成立,为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至1987年,它建立的稳频、稳幅、扫频微波测试系统,为五届研究生的微波测量课开出实验,为三届研究生论文工作创造条件,为多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创造了条件;建立的低温和高温超导微波测试系统,为硕士和博士硏究生培养尊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人才培养成果的不断积累,微波测试中心在张其劭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明确和稳定科研方向的较强的学术梯队,并建成了具有现代化测量技术和微波测试技术的科研基地。
1987年,张其劭带领学生进行系统验证测试
从1984年7月至1994年10月,张其劭担任微波测试中心主任十年之久。这十年里,中心获得国家级发明三等奖l项、四等奖2项;获部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l项、三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3篇,出版译著2部。
更重要的是,张其劭带领微波测试中心将研究工作从微波测试、向光学测试、器件测试、材料测试等领域不断延伸,开拓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如今,在测试领域生长出来的每一个学术“分支”,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团队负责人李恩教授认为,“今天成电的微波测试和材料测试能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不得益于张其劭老师的开创性和奠基性贡献!”
勇攀高峰:攻克一个又一个测试难题
从改革开放后到2005年退休,是张其劭攀登科技高峰的“黄金时期”。其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成果丰硕的“收获季”。即便是在退休以后,他仍孜孜不倦,坚持指导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优异成果。
1984-1985年,他负责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597-85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9月,另一项成果通过国家标准审定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同期水平。1986年10月,“XXX介电常数测试方法与系统”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应用于相关生产单位。
1987年,学校在一份鉴定意见中评价道:“张其劭同志多年来在微波测量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微波测量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利用高Q腔测试固体介质的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高Q腔的设计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他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居于前列,并掌握了国外微波测量的前沿技术,是国内微波测量的知名专家之一。”
1989年8月,他研制的一项成果通过国家标准审定会,达到国内领先和八十年代国际水平。1990年,该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90年,由他主持的项目成果荣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同年10月,另一项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1993年荣获四川省电子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一种“非损伤测试方法与系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同年9月,“高Tc超导材料的应用——微波器件”通过机电部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接近八十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92年,“高Tc超导材料微波表面阻抗的测试”荣获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4年,“XXX天线及其测试系统”获得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高温超导微波谐振器”获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5年“XXX测试方法与系统”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张其劭(右一)团队展示高温超导接收机
1997年起,他面向国家重要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重点开展微波功率器件测试技术、新材料微波性能表征与测试、材料宽温谱宽频谱微波性能测试技术等研究,2001年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退休之后,他依然坚持奋战在科研战线。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不论是学知识,还是搞科研,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张其劭说,自己对科研的追求全凭兴趣,就是为了“好玩”。同时,他强调说,“干一行肯定要爱一行,我们要把科研兴趣和国家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变成自己前进的不竭动力!”
立德树人:“要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从1978年开始,张其劭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他和王祖耆、陈昌龄共同指导一位硕士研究生刘跃武,其学位论文题目是《微带曲折线周期性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1980年,张其劭招收了罗正祥和任川生两名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独立指导研究生。
至2007年他指导的最后一届硕士生毕业,他总共为国家培养了47名硕士研究生(含指导校外的2名研究生),并协助培养了7名博士研究生。同时,他还指导了数百名本科生作毕业设计。在指导研究生的实践中,他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风格。
1998年6月24日,张其劭教授(前排左三)与学生留影
他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思维的启发和人格的培养。传授知识时,他详略得当,对基础性的内容,会精解、详解、反复讲,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一步步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对于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的内容,则少讲甚至不讲,只告诉学生需要看哪些书、哪些章节,为学生定向指路,“逼”学生思考、提问、讨论。
让学生“碰壁”,是促使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他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献,自己推导其中的公式。有的公式师兄师姐们已经推导过了,但他让低年级的学生重新推。有的学生推导不出来,就向师兄师姐求助,都被他严肃制止。他说:“别人能代替你自己的成长吗?!”他十分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经常劝告学生“师兄师姐只能指导你们,但不能替代你们进行思考!”
一次次推导失败、一次“碰壁”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被“碰”得掉眼泪、哭鼻子。这时候,张其劭会鼓励学生:“你现在碰到困难了,从我的经验来看,你不是应该哭,而是应该笑,因为遇到难题就意味着你找到了自己需要突破的地方。一旦克服困难取得了突破,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发现问题,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机遇啊!”
学生做实验的数据,他会一条一条检查。遇到实验失败或异常,他就让学生从源头寻找原因,或者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他要求学生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现都要系统掌握,许多学生正是在这种不断“碰壁”和上下“求索”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机、电、热综合考虑的学术思维。
在对研究生进行考核时,他的方式更“绝”。没有试卷,也不出题。到底考什么?他让学生自己出题。有的老师对此很疑惑,觉得“让学生自己出题,学生岂不是给自己出最简单的题目?”但张其劭不怕简单,他说:“任何一个知识点,拓展开来就博大精深。学生出得题目太简单,好办,我帮他引申一下,难度就可以无限扩大!”
他对这种考试,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说:“我们听课是一种学习,考试不也是一种学习吗?我认为,考试不是老师出难题把学生考倒然后证明老师水平高;考试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起初,学生毕业不太理解这种考核方式,但后来学生很喜欢,原因很简单:“能学到真本事!”
教研相长:学生也可能“教”老师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张其劭很注重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实现了教与研的相互促进。他曾在《一个老教师的心声》一文中指出:“科研工作是不能不搞的,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水平有重要作用,而长期的教学特别是本科生教学经历对于年轻教师快速提升科研工作能力非常有效。”
他认为,科研搞的好的教师,讲课更加自然流畅、得心应手,因为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老师会积累很多经验,对理论、观点、方法的应用很有底,能够在课堂上灵活地应用很多实例,这对于学生举一反三、深入学习很有好处。
不仅如此,带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习的良好途径。1981年,张其劭指导罗正祥做低温超导微波器件研究。当时,低温超导是国际学术界的新热点,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比较差,制备液氦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张其劭向校外合作单位寻求帮助,并带着罗正祥去做实验。
“有一个周末,研究所里在放电影,但我和张老师都没去看,而是在制备液氦的实验室一直工作到深夜,大楼的门都已经关了,我们索性熬了个通宵。”罗正祥说,“在学校做实验的时候,经常为了等待数据做到深夜,张老师都是陪着我一起熬夜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领略到了追求科学的精神!”
张其劭(右一)与团队师生一起做研究
反过来讲,教学对科研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张其劭说:“我的科研工作小有成果,应该得益于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打下的扎实基础:从物理模型到计算再到工程设计,各环节的扎实培养对于我后来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上,张其劭常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讲给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他自己也不断地有新的灵感迸发出来。这种灵感常常脑海里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因此,他每有灵感,就会立即打断学生发言:“你们都停下来,让我来讲,不然我马上会忘记!”他自嘲说:“我的记性不好,但忘性很好!”
有时候,他在科研中也会碰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反而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他带来了启发。有一次,他测试一种薄膜材料,本以为那种材料是绝缘的,但实际测试数据总是与他对着干,令他十分困惑。后来一个学生说:“张老师,这个薄膜是纳米级的,您用万用表测量时,几伏电压的电场强度太大了,薄膜肯定被击穿啦!”一句话让张其劭“秒懂”,他感慨地说:“老师要不断学习,尤其要向学生学习!”
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团队负责人李恩自1997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工作以后,一直跟随张其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张其劭在科学研究上要求严格,在理论推导和实验环节上要求严谨,在科学问题上能用博学的知识进行指导;在科学研究中创新能力强,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这对团队的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让李恩感激在怀。
“张老师对教学科研的忘我投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他严格、严谨、博学、创新、投入和享受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教益,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恩说,“他非常重视科研兴趣培养,常常告诉我们,取得一定成果后的精神享受是无比快乐的!”
如今,张其劭培养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了高校、研究院所和高新行业企业的栋梁之才,其中有IEEE Fellow 1人、国家级专家1人、光华工程科技奖及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得者1人、电子科大原副校长1人、985高校教授7人。他们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终身学习:“科学从来没有终点!”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很多科学家的“本性”,也是张其劭的真实写照。几十年来,他不断汲取新知识、进军新领域,在攀登新的科学高峰的同时也在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张其劭说:“科学,从来没有终点;学习,永远也不算晚!”
在他担任微波测试中心主任初期,他主要做的是微波测试工作,后来他才开始进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测试领域。他说:“半导体我本科时一点都没有学过,但是,陈星弼老师指导我学过《电工基础》,因此,我在50岁时才开始学半导体,但我觉得还不算晚!”
这种永无止境的求知精神,张其劭保持至今。即便是2005年退休以后,他还在坚持科研。走进沙河校区物理学院大楼,穿过一楼长长的走廊,推开走廊尽头的门,就是他的实验室,也是他一直坚持奋斗的地方。
2019年,张其劭(右二)在北京与部分弟子合影
后来,随着年事越高以及身体原因,他不能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但他还是会每天上午去物理学院指导一下实验室的工作,或为前来请教的学子答疑解惑。他幽默地说,自己有一个大长处就是“忘性特好”,一些理论上的知识也记不清了,现在帮学生解题都靠逻辑思维。
对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他也经常挂怀,常打电话给自己指导过的研究生,询问他们的研究动态、研究进展,并尽己所能为学生出谋划策、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虽然他的学生身处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但与老师的学术联系一直紧密相连,浓浓的师生情谊也越加醇香。
如果说他的人生中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他无法继续研究心心念念的“高温超导”了;但如果说人生已经没有遗憾,那是因为在他的身后,一代又一代成电学子正在沿着他开辟的学科方向奋勇前进。
在张其劭的心里,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成长成才,国家的未来就充满了希望!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