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标杆示范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院自2018年启动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课和各一级学科(类别)专业课为重点,充分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至2020年,经学院推荐、学校专家评审、研教指委审议通过,学校已立项了三批共146门“精品课程”。新闻中心特开设【研究生精品课程】栏目,分享这些“精品课程”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从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课程特色和成效等方面总结梳理其经验心得,与师生读者共享。本期介绍经济与管理学院尹宇明副教授在《风险投资与创业融资》课程上的教学改革探索经验。
《风险投资与创业融资》课堂上,MBA同学正在参与沉浸式案例研讨
“《风险投资与创业融资》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为MBA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企业运营、财务管理、创业融资、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结合经济活动实践去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案,不断锤炼实际操作能力;希望帮助投身于创新大潮的新生力量,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服务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创业,最终达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风险投资与创业融资》课程负责人、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尹宇明如是说。
作为在全国首批开设的创业融资类课程,《风险投资与创业融资》自2007年开课起,一直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2017年该课程上线爱课程平台,面向全国学习者开放,至今已开课7轮、超过4万的学生选课,成为创业类MOOC课程中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知识传授为基石,思维训练作目标
新时代创新创业的浪潮奔涌向前,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的有机结合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践教学中,围绕创业融资准备、创业融资过程、创投双方共赢三个模块,尹宇明注重以专业知识为主线、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既讲解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思维,又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在经济实践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019年风云际会的资本市场上,多家创新创业企业在短时间内急速发展,通过不断扩张上市,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尹宇明在众多的现实案例中,选取了正值快速发展期的瑞幸咖啡作为分析对象,并把这一案例放进了MBA课堂上,作为课程案例讨论的一个环节。
通过营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同学们围绕瑞幸咖啡的财务分析、融资需求等方面深度分析这一案例,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课堂讨论前,大家就各展才能提前做足功课,了解瑞幸咖啡的运营背景、经营模式、发展中遇到的现实瓶颈等。
在外界普遍赞扬瑞幸咖啡快速发展的声音中,尹宇明引导学生拨开现象表面的迷雾,综合运用所学的金融财务知识,结合课程中讲授的融资分析方法,深入思考瑞幸咖啡在资金层面可能潜在的危机,分析案例公司在融资上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代入自己的假设身份去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全套动作,要求每个同学独立完成,每个人都需要对公司做深度的分析,再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写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调查研究,同学们很快发现瑞幸咖啡在扩张过程中会在融资需求上遇到较大的缺口,甚至带来风险。
课堂上的讨论异常活跃激烈,大家各持己见,有认为财务困难能被克服的;有同学去现场调研,甚至还尝试了解加盟的实际情况。除了老师给出的课堂资料,学生们经由实践反馈给出了更加详实的资料,进一步训练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认知的能力。课堂环节结束后,尹宇明要求学生进行撰写财务报告等实操训练,不仅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企业融资策略,还助力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业企业估值、创业融资合约等专业知识和经济原则。
因势利导的独特授课方式,结合数据进行了深度讨论的课堂以及课后开展的深入调研,学生们对这样既从投资者、又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的学习方式印象深刻,并发现自己渐渐培养了对经济问题的敏锐感,感到获益良多,也能一直保持对课程学习的热度。
打造“三位一体”的学习型课堂
“我希望课程结束后,学生不是记了一堆知识点,背了一堆概念,而是真正学会了这个方法,并学会了深度思考”,对课程教学要达到的效果,尹宇明如是认为。
如何让创新创业的学生更了解新兴的金融工具,帮助他们认识到企业融资等市场运作过程是怎么回事,真正能在实践中合理运用资本、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自课程开设以来,尹宇明一直在思考这些与教学相关的“大事儿”。
2020年,尹宇明参加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的“高等教育教学培训项目”,深刻体会到了“站在学习者的角度,重塑课程”这一理念,让她更深刻地认识到不仅要教学生知识点,更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能通过所学解决问题。结合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最终尹宇明选择了课前引入思考、课上深度讨论、课下自我反思的“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设计和改进,打造学习导向型课堂。
在课程内容上,尹宇明以风险投资的全过程作为一条线来开展课程设计,她会把案例教学设计成一个浸入式场景,让学生产生自我驱动,根据面临的实际问题,思考并设计融资框架,进而能够沉浸式学习,对知识点产生一种内生需求。
她引导学生从对案例的讨论入手,先进行深度思考,由学生自我发现隐藏其间的概念、规律,再根据已有的经验升华点评,让学生真正能深刻理解课程本身要传达的积极思想、管理理念、思维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论。
“我们往往选择一个可持续的案例,没有结论,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课堂上老师也不会当场给结论,我们就是要运用知识来训练自己的思维。我常常对学生说,我们一年后再来看当时自己的想法,要不要调整,当时建立的分析框架,是否要完善;甚至是5年后乃至10年后的升华……长期的训练,一定能帮助学生得出一套独特而又科学的分析方法”,尹宇明分享道。
老师不仅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
教好这门与实践结合得如此紧密的课程,需要教师广泛接触新兴案例,在尹宇明看来,找出适合课堂可持续教学的案例至关重要。
除了关注经济新闻里有代表性的事件、实地调研企业这些一般性的操作,要更大扩充案例资源,不断充实自己教学的案例库,尹宇明参考学习了很多在线课程。
在她的手机上,一溜烟排开的APP就有得到、蜻蜓FM、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等等,她常常一有空就见缝插针地打开来听,有时在家、有时在路上、有时在等公共交通的间隙……通过各式各样的收听,从创新者的分享里、甚至是成长中的创业企业邀请的内部人士所做的分享中,尹宇明往往能发现新案例的“点”,她一定会第一时间收集整理,成为课堂鲜活的第一手案例素材。
“一入网课深似海”,尹宇明笑称自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在线学习了。在她看来,老师不仅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教师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拥有在课堂上自如挥洒的自由。
“在中国,创新创业这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新的企业、新的想法、新的思维、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投资理念,层出不穷。通过大量的创业者、创新者、企业家等的分享,不仅有助于教学这件事本身,同时也在不断突破自我认知边界”,尹宇明认为这也是自己课程外的收获。
将立德树人贯穿课程教学始终
在尹宇明看来,教学过程、教学知识点、教学案例的选择,始终离不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
2019年起,《风险投资与创业融资》课程团队就开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组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考评机制、创业反馈等各个环节融入思政理念,力求实现思政教育播种在课堂上、收获于实践中。
有案例教学就会有争论有分歧,当争论出现的时候,尹宇明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实事求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时代的责任感,面对问题要科学分析,在决策有两难的时候,我们强调,一定要遵纪守法,坚持诚信,并运用所学所能,去解决问题”,尹宇明说。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课程思政”元素如何更好地融入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案例如何选择和撰写?除了“法治精神”“诚信为本”,结合创业到融资的全过程,课程组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提炼了“企业家精神、人民需求与商业机会、创业企业社会责任”等思政要素。
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课程组着力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通过持续关注学生创业实践、探讨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真实需求,感受中国创业实践中的反思与升华,并结合创业者的真情实感,凝练成电学子的创新创业实践,打造有亲切感和时代感的思政案例。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尹宇明认为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将在丰富课程内容、重构教材与改进教学方式上倾注心血,还需要更加主动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注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课程思政”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融入成长过程。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