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工科背景下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怎么做?如何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同义转换的误区?如何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实践不断探寻着自己的答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自2018年11月开始建设课程思政以来,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围绕突出经管学科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学院各部门通力协作,逐步探索出“一核心、两结合、三步走”的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方案,精心构筑了“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全力打造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生态圈。
制定发展规划,让课程思政建设有方向
短短两年间,学院已有34门次课程成为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其中9门课程成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4门课程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课程推荐为2020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使“课程思政”建设更有条理性、计划性和目标性,学院制定了“一核心、两结合、三步走”的发展规划方案。
“一核心”,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两结合”,是指以“科研育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积极探索“科研育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新路径,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个人的学习奋斗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相结合。
“三步走”,是指课程思政的实现将通过三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来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体系。第一阶段建设由学院党委委员、各教工支部书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为逐步扩大课程思政建设范围奠定基础。第二阶段重点以教工支部、教学团队为切入点,学院党员教师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鼓励课程试点建设。第三阶段则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总结凝练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
完善支撑体系,让“课程思政”建设有保障
为将“三步走”战略走实走好,学院制定了《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工作考核、经费支持、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保障,形成了五年推进计划。
在组织保障上,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全院教师参与制定建设方案。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课程思政工作小组,结合学院立项课程开设情况、教师教学实践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等,不定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条分缕析进行总结反思,逐步优化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建设方案。
在制度保障上,人事部门制定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学院强化工作考核,建立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评价模式,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情况和建设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奖评优、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将教工支部或教学团队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学院提供经费支持,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工作开展,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在管理保障上,教学管理部门统筹教学资源。为了达成课程思政建设的预期效果,学院教学管理部门针对经管类课程的自身特色,拟定了与之匹配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建设任务和评价标准。同时,为了加强试点课程和示范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建设进度交流会等,让教师相互交流课程建设情况,及时把握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度。
落实育人举措,让“课程思政”建设有成效
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经管学院在立足自身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优秀做法,精心构筑了“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初步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商科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立项课程,摸索出一些具有推广性的课程思政建设做法。
解读课程思政内涵,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学院采取多种激励和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支“主力军”,守住课堂教学“主渠道”,致力于让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学院鼓励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全面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生活万象、时政热点等角度,深度“勘探”、“采掘”、“冶炼”、“加工”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以达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落实落细落到位。为了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目标,学院要求所有课程都要修订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修订。其中,面向全校开设的核心通识课程,还要求结合工科专业工程认证相应毕业要求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的设计。
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信真学真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入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拓宽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以课程大作业、课程小论文、课外实践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取代单一的闭卷考试,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过程,让学生真信、真学、真用。
开发高水平教学案例,总结提炼推广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针对教学案例仍然以国外案例为主,缺乏课程思政要素的现象,学院鼓励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大力开发高水平原创本土案例,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目前教学案例的开发有两种途径:一是借助教师的科学研究进行高水平案例开发;二是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开发身边的案例。
搭建宣传平台,让“课程思政”建设有影响
为给师生读者搭建一个了解和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平台,相互借鉴,促进交流,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学院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上增设“课程思政”专题网站,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从新闻活动、课程聚焦、政策文件、他山之石、微课风采这5个方面全面、集中对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向外界传递和发出经管课程思政建设的声音。
“新闻活动”栏目主要发布学院及各系、各部门开展的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会议、活动等,让师生及时了解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展情况。“课程聚焦”栏目将视点着眼于学校、学院已立项的课程思政示范及建设课程,从“立意、创意、汇意、达意”等方面对各门课程如何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课堂教学的举措进行挖掘报道,为师生读者提供交流沟通的窗口。“政策文件”栏目汇集了党中央、主管教育部门、学校和学院关于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让大家了解大政方针,明晰建设标的。“他山之石”栏目收集了各高校和本校其他学科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报道,学习他人建设举措,为教师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微课风采”栏目主要发布学院教师的课程思政微课视频,融视听于一体,让读者更真切、更深刻地感受我院教师的授课风采。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管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完善育人体制机制,多次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师编写教学案例、鼓励教师向优秀课程思政建设者学习,取其精华提升建设能力;加强对典型示范课程的宣传推广,发挥优秀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协同发力、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大思政格局。
编辑:杨棋凌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