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1年1月15日出版的《中国文物报》的考古专刊中以《2020年珙县岩画悬棺调查取得重要成果》为题,深度报道了由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牵头组织的文化遗产数字考察队考察珙县岩画悬棺取得重要成果。
成果导读:
(一)首次将无人机、红外成像设备、微痕提取新信息技术运用在岩画勘查上,获取了很多清晰和准确的资料与数据。除了对一些已知的岩画点进行复查核实外,还发现了许多新的岩画画面与岩画地点,如狮子崖岩画1号点、坟颈子岩画点等。与此同时,无人机还新发现了为数可观的悬棺。
(二)坟颈子岩画点,这是一处新发现的岩画地点。这处岩画显然与悬棺周围的单体图像岩画不是一个体系的,画上甚至有少量的碳酸钙,采集后由西安交大测年实验室进行铀系测年,年代为距今380年,亦即明代嘉靖年间的作品。这应该是西南明清时期彩绘岩画唯一的一则科学测年。该岩画点右下方有一山洞,是个水晶矿,现在洞内仍有大量的水晶石。
(三)原来珙县麻塘坝遗址包括白马洞、邓家崖、地宫庙、棺材铺、九宝田、九颗印、九盏灯、老鹰崖、马槽洞、珍珠伞等10处悬棺地点和11处岩画点,这次考察新发现岩画点为坟颈子和狮子崖1号点;癞子沟则既有岩画也有悬棺。无论岩画还是悬棺,新发现的数量远超预期。
报道全文如下:
2020年6月中旬,由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以及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院、珙县文馆所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对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洛表镇麻塘坝村的悬棺和岩画进行了考察。
珙县悬棺在20世纪前期就被发现,是世界著名的葬俗奇观。悬棺发现以后陆续又发现岩画,到20世纪70、80年代四川省博物馆和四川大学等文博机构也开展过全面系统调查。但因悬棺、岩画多位于距地面较高的悬崖绝壁上,有的还在崖壁洞里,那时主要是凭肉眼观察,发现有限,疏漏不少,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狮子崖岩画1号岩画
新发现的坟颈子岩画(局部)
洛表镇政府调来一辆吊车,以供我们近距离观察岩画所用。吊车其臂展可达30多米,多数悬棺与岩画便可近距离观察和提取图像 资料了。珙县悬棺最低的仅10余米,高者可达80余米。悬棺位置的高低可能是生前社会地位的反映。据当地村民反映,邓家岩岩画点的整个山体里面是中空的,是个大溶洞。
在吊车的协助下考察悬棺与岩画
九盏灯旁有一绝壁崖洞,被称“万人坑”,距地表约20米,后用吊车上去查看,洞高约六米,阔四米,进深五米。洞内后高前低,前阔后狭。估计是崖洞葬,洞内应原有棺木,但已破坏严重,骨骸散乱,风蚀程度较深,地上有黑釉瓷,碗底应该是明清时期的。
关于川南地区的悬棺,美国人葛维汉(D.C. Graham) 通过墓葬陶瓷器、钱币等物认为, 悬棺葬不晚于宋代便开始流行;而石钟健先生认为叙南的悬棺葬时代要早得多,他说僰、濮人的悬棺应该在公元前4世纪,至迟在汉武帝建僰道时就流行了。不过这些都是间接推断,即便是准确的,也不能运用在其他悬棺葬的断代上,因为据1975年出版的新编《珙县志》 的统计,仅麻塘坝的悬棺遗存就达228具,悬棺附近的岩画也达371幅。据说最新的测年方法,悬棺取样仅几毫克就可以进行AMS放射性碳素测年,根本不会构成对文物的破坏,所以只有在大量取样测年之后,才有可能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川南悬棺进行年代排序。
汪宁生先生认为珙县岩画的上限为汉代,下限止于明代。可惜这次考察未能采集到可以用于测年的悬棺周围岩画样本。新发现的坟颈子岩画点,其风格和内容都是悬棺葬岩画传统之外的新的岩画类型,不仅时代不同,其内容也迥然有别,与广西崇左北部骆越人的明清彩绘岩画同属一系。所以无论是测年还是内容研究,川南彩绘岩画都需要进行专业、系统和科学的介入。
由于此次调查只是试验性的,又受时间和调查区域所限,很多问题未能涉及,譬如悬棺和岩画的工程学研究、地貌学研究、三维影像的制作等。珙县悬棺岩画自成体系,其时代、内容、风格以及分布范围,包括族属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与特征。此外,还鉴于珙县岩画与悬棺共存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有必要对珙县岩画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从而完善珙县岩画的相关测年数据以及研究依据,为珙县岩画与悬棺深入研究和下一步的保护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此外,联合考察组还认为,悬棺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观察、吊取悬棺,还应努力拓展调查发掘范围。譬如,如果在相关方进行地下考古发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考察组还发现,珙县悬棺遗址分布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保存状况极佳。约10平方公里分布区域有世界最密集的悬棺群、中国最集中的岩画分布(也是仅有的能确定创作者和时代的岩画)、历史悠久的川滇古道(五尺道?)、石砌古堡寨、万亩梯田、明代贡茶茶园, 据当地百姓介绍还有巨型溶洞,七位一体,是世界罕见的文旅融合优质产业资源。
相关链接:
2018年,为积极参与和推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整合资环学院、大数据研究中心等校内资源,成立电子科技大学文化遗产数字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整合国内文化遗产领域、考古文物界和校内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和研究团队,围绕中心研究内容组建研发团队;围绕文化遗产的相关重大问题,搭建跨界研究创新平台,共同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传承以及文化产业新模式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现电子信息与文化产业的交叉融合,探索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新模式。
编辑:何易虹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