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三五”发展巡礼】深耕成电文化沃土 服务立德树人使命
文:罗莎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2-26 4450

  编者按:“十三五”时期,电子科技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聚焦一流目标、坚持需求引领、强化特色优势、激发发展动能,奋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总结成绩、展望未来,学校新闻中心特开设“‘十三五’发展巡礼”专栏,回顾总结学校五年来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的成绩,更好地凝聚成电师生奋勇争先、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十三五”期间,电子科技大学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底色,以成电精神为核心,以打造“六位一体”精品文化活动体系和“四馆两廊”文化空间建设为支撑,不断深耕成电文化沃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成电文化育人体系,滋养成电学子成长成才。

以文育人 打好青年学子成长底色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五年来,学校以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为抓手,在校园内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打好人生底色。

79905c079030532a3a74c3d985c4afb8.png

  学校依托“立人班”“青马班”育人工程,与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共同打造“Leader说”对话论坛,举办“立人文化节”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校园内蓬勃开展“我的中国梦”“成电青年说”“责任·卓越·创新”“助学·筑梦·铸人”“奋进新时代 筑梦新研途”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推进“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广大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31c6feb1463ce99b93488d9dceb6f195.jpg

  学校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推动“川江号子”“博巴森根”“川剧传承”歌舞剧三位一体非遗传承基地的校地共建,加大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戏曲的引进力度,加强对校内11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举办以“赏中华文化、树文化自信”为主题的“新四会”能力挑战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引导广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31.jpg

  梁家河、井冈山、夹金山、两弹城、阿坝长征干部学院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上,已留下了千余名成电学子参与实践教育的足迹;革命家后代受邀做客颇受关注和欢迎的成电讲坛,在“传世·家风”的讲述中将红色家风为广大师生娓娓道来;战斗英雄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在巡回教学中深情讲述革命年代的红色故事……学校通过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价值引领 传承弘扬成电精神

  踏实求索的成电人在学校双一流建设道路上阔步向前,“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校训精神如指路明灯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成为学校开展文化育人的“根”和“魂”。

32.jpg

  学校积极实施“成电文化深耕计划”,挖掘学校60多年积淀的办学历史和红色基因,弘扬成电精神,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校史剧《又见青春》、代校歌《年华似锦》和原创音乐《尔玛新歌》均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作品推广计划,“川剧传承基地”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c3.jpg

  在成电,一个平均年龄81岁的“成电故事”讲师团在校园内频频感动着每一位成电人,这一银发讲师团由23位建校初期就在成电学习或工作的老学长组成,他们中最年长者已经84岁。他们面向全体新生开设“成电故事”系列课程,将成电的红色基因、优良传统、老一辈成电人的爱国情怀和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奋斗精神传扬,为青年注入了精神之钙,其教学案例入选全国教育关工委百个创新工作案例。

  学校实施《成电百家》编辑出版项目和“成电拾光”追忆历史栏目,以学校的办学历史为主线,以专家教授的感人故事来解读成电文化。

  学校在新闻主页上开设的“美丽成电”专栏组织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新时代成电人的奋斗之美、创新之美、师德之美、奉献之美、和谐之美,引导广大师生校友热爱成电、建设成电、奉献成电。

  “求实讲坛”邀请知名校友返校讲述奋斗故事,感恩回馈母校,激励广大学子奋发有为。学校还精心打造“成电故事、成电百家、成电相册、成电映像”等系列文化活动,注重在文化活动中注入成电精神,在广大学子心中留下深刻的成电烙印。

37bbf530ac3fc6d6e7524845c0b82f91.png

  在“文化传承”计划中,代校歌《年华似锦》和校史剧《又见青春》纳入了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以艺术为载体,树立学生文化认同感。特别是《又见青春》这份成电的独家回忆,展现了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国家记忆,浓厚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赓续不绝、发扬光大,激励着广大教师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好老师,激励着新一代成电人将个人奋斗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紧密结合,与祖国发展同频、与时代进步共振。

“六位一体” 构建精品文化活动体系

  五年来,学校持续推进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起“六位一体”的学校精品文化活动体系,在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同时,打造学校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学校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探索网络文化建设及其与思政工作结合的有效途径,承建了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及网络思政工作平台2个。

  五年间,电子科技大学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申报评选工作开展了4届,活动数量、质量均不断提升,带动培育校内各单位文化项目和文化环境建设,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着校园文化活动版块。

  学校已构建起“成电讲坛、成电辩坛、成电舞台、成电书香、成电故事、成电展馆”六位一体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体系,每年开展各类文化艺术类活动超过500余场,覆盖师生近20万人次。

39dbb881702682e04d2d502ae27c58ef.jpg

  有“周周有讲座、场场都精彩”之称的成电讲坛年均讲座达70余场,以诺奖得主安德烈·海姆、文化大家王蒙、航天英雄杨利伟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大师、文化名人、各行业突出贡献者纷至沓来,使成电讲坛不仅成为一张闪亮的校园名片,更是学子向往的文化栖息地。

  成电舞台年均举办演出50余场,覆盖学生1万余人次。疫情期间,成电舞台积极拓展云上、户外演出模式,推出成电舞台精选网络版,云毕业晚会等,创新“云·艺术沙龙”线上活动等,并组织艺术团赴康定开展文化下乡演出,将成电文化的养分输送到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地。

89ab209ca6dffb7f553ead44bd482a81.jpg

  成电辩坛除举办“成电杯”新生辩论赛、六院新生邀请赛等校内辩论赛事外,还组织校辩论队参与川大——电子科大辩论赛、辩论黄金联赛等,辩论社团专题讲座、读书会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起良好的文化氛围。

a9a8148cc9e418d8eb971ad16c22c8f2.jpg

7efb5aee1102d45b4012156ba8bc29aa.jpg

a2dc14f0f8258e10e964d4050f4d643a.jpg

  此外,机器人文化节、创新创业文化周、成电银杏节、微电影节等以“思想理论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科学文化”“创业文化”“健康文化”“校史文化”等为核心的系列校园精品文化项目也得以在学校蓬勃开展。

QQ截图20210226162043.jpg QQ截图20210226162053.jpg

  通过大力建设融媒体平台,不断提升校园文化传播力,学校“成电科技”“成电银杏”等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四馆两廊” 推进校园文化空间建设

  学校坚持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打造呈现校园内各类文化艺术空间,在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中传承成电精神,不断提升师生的校园文化体验感。

  为着力推进两校区人文景观物质载体建设,学校整合打造了以“校史馆、科技馆、博物馆、实验艺术馆”和“文化走廊、运动绿廊”等“四馆两廊”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让校园环境成为生态花园学府,科技艺术梦工厂和特色校园文化的展窗。

  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校史馆和电子科技博物馆,以成电建校红色基因和成电人六十余年“科技报国”的人文传统为背景,构建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培养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工作平台和体系,影响广泛。

8c291eeb6a6ae6b85671c40298166167.jpg

  学校校史馆以成电建校红色基因和成电人六十余年“科技报国”的人文传统为背景,通过打造“校史大讲堂”精彩讲座将成电校史送入新生课堂,年均接待来校嘉宾和师生校友近万人。

0d358ef4161f0556e572a1d8cec93127.png

  学校创办了国内首座综合性电子科技博物馆,充分发挥科技文化遗产保护功能和科技文化育人功能,全面展现中国电子科技发展历史,不断开拓科学精神教育、搭建科学实践平台,面向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开展公共科普教育,普及电子技术发展历史,讲述中国民族电子工业发展中的创新故事,传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人崇尚科学,掌握科学,勇于担负起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的重任。截至目前,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人数4万余人次,文化地标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老校区图书馆1.jpg

  学校对清水河图书馆进行了分区域、分步骤的空间再造, 打造交互式协作学习空间,开设创新学习、文化展示、户外阅览空间,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紧密结合全新的空间设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提供高品质的团队学习与学术讲堂服务,支持学生对前沿技术的快速感知及创新、创造力培养,提升读者学习体验并满足多元化需求,营造起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高地。

微信图片_20210226160815.jpg

  学校还推进反映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人物雕塑和景观雕塑建设,落成吴立人、林为干、李小文等人物雕像和日晷、扬帆远航等景观雕塑,更新呈现党建思政、经典阅读、文化传承、新技术体验等各类文化体验空间,设计发布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统一校园标识系统和导视系统,逐步提升校内公共人文景观。

QQ截图20210226160111.jpg

  此外,以咖啡为代表的下午茶文化正在校园兴起,“一杯香气四溢的好咖啡,一场科研思维的火花碰撞”已经成为成电校园里的一个日常景象,师生无论是在位于经管楼的宾诺咖啡,还是在学生活动中心的“创咖啡”,以及图书馆“品悦咖啡”,推门而入,进入的不仅是温馨放松的小世界,更是分享、研讨、交流,激荡教学科研无限灵感的思辨地。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挥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新路径,不断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