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纪事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沙河校区建筑历史文化——校园文化设施
文: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2-24 4482

  编前语:成电建筑历史风貌的变化,记录了学校建校65年来的发展变迁。“成电纪事”栏目陆续推出沙河校区建筑历史文化系列,带你走进历史长河,了解成电故事。  

  建校初期学校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馆,但成电的校园文化活动非常活跃。1956年,学校设立广播站,由60多个同学组成编播队伍。当年广播站的“镇站之宝”是交通大学(上海)的老师同学们从上海出发之前,专门购买的400多张紧缺的经典名曲唱片,连四川广播电台和音乐学院都羡慕不已。每天清晨,同学们踏着广播里《小猫钓鱼》的开始曲走进食堂,熄灯前伴随着最后一次播音的结束曲《多瑙河之波》进入梦乡。

41.jpg

东操场上的开学典礼(1959年)

42.jpg

东操场上的体操比赛(上世纪80年代)

  开学半年多学校还组建了一支70人规模的管弦乐队和超过百人的大合唱团。校园里还陆续兴起了舞蹈队、川剧社等,最初的“草棚礼堂”(原址在现润新学生公寓),到“二灶”(原址在现学生活动中心)“三灶五灶食堂”(原址在现电子通信大楼)做为学校文化集会活动场所。学校还常常邀请著名艺术家到校表演。

43.jpg

  现在的逸夫楼广场和第二教学楼在老校友们的回忆里是“东操场”或“电影场”。1956年学校的第一次开学典礼就是在那里举行的。最初是沙土操场,硬化为混凝土操场后也称为“电影场”。从50年代到80年代,每逢周末花五分钱看“坝坝电影”都是同学们难得的娱乐方式。

  恢复高考后,同学们还陆续成立了学生诗社、影视协会等社团。1980年以后,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演讲团,广泛地举办演讲赛和口才训练讲座。1985年,学校创建了“大学生业余美育学校”。1988年,在成都市“首届蓉城青年文化艺术月”中,学校的大学生合唱团、舞蹈艺术队荣获冠军。90年代以后,校园文化从单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展为科技文化活动并重,各系科协风起云涌,科技制作校赛不断,交响乐团蜚声西南,大超联赛全国争霸。

  1996年,学生活动中心建成后,由厦新公司、九洲公司等捐资冠名活动大厅。2000年前后,科大学子逐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国内赛事崭露头角。2002年,学生辩论队参加全国大专辩论赛活动亚军,2004年获得冠军,2005年获得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狮城夺冠成为一代人青春记忆,集中展现了成电学子的理性思辨传统。

  清水河校区建有学生活动中心和成电会堂以及“四馆两廊”等文化设施。



编辑:卜一珂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