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奋斗之美】蔡畅:不负所爱,在成电敲开科研之门!
文:微视野工作室 沈先鸣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5-26 10336

蔡畅,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专业2017级本科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本科四年GPA3.99,加权平均分91.57,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旗舰会议/期刊论文两篇,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其中一作JCIN期刊论文被遴选为封面论文,目前已连续四月入选该期刊热点论文。参加全球通信旗舰会议GLOBECOM 2020、中国信息通信大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受邀在IMT-2030任务组智能超表面专题研讨会作三十分钟专题报告。赴香港中文大学直博深造。

1.jpg

迷茫之始

蔡畅的大学生活是从迷茫开始的。

“我小时候非常向往那种一旦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笃定,但我在进入大学后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远方是什么?”人就是这样,随着慢慢成长,总会对那些固有的理念产生怀疑,继而思考。在百团大战时站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在熄灯的寝室里写着实验报告,在期末考试前面对一摞摞的习题的时候,蔡畅都会想,这是否就是他向往的远方?

2.jpg

“后来,我意识到在大学的一些阶段,是允许迷茫的。这才让我从无边无际的焦虑中抽离出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一种怎样的人生呢?”

初识科研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暑期交流时,偶然的机会蔡畅听到了无线通信领域一位大牛Rui Zhang的讲座。他从香农容量的角度,介绍了可重构智能表面这样一种通过实时改变电磁波传播方向,以重构无线传播环境,从而大幅提升通信质量的下一代潜在通信技术。听完讲座后他萌生了一丝好奇,却没想到此时在心中埋下的一粒种子最终会生根发芽。

后来,无线通信领域另一位知名学者戴凌龙的报告唤起了他的热忱。那场讲座中,主讲人将可重构智能表面这样一种改变电磁传播环境来适应通信收发设备自身的技术比作一种“不理智”的技术,并借用萧伯纳的名言“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但历史总是后一种人创造的。”来表达对这样一种技术应用前景的期盼。

那次讲座吸引到蔡畅的不仅是这种革新性的技术,更是这位学者对科研与生活共通之处的思考。“与科研在我脑海里的刻板印象不同,我第一次感受到通信人对科研的思考是生活化且富有哲理的,科研与生活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割裂的。”蔡畅说,“我向往能以十分的热忱去拥抱科研,同时又渴望将科研的收获回馈给生活,于是说服了自己去尝试科研。”

拥抱科研

智能网络与通信研究中心的袁晓军教授是国内最早进行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未来无线通信研究的学者之一,其课题组率先提出了“级联信道估计”和“被动信息传输”这两个可重构智能表面通信系统设计面临的新挑战,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大二时,蔡畅加入袁晓军教授课题组,从补齐基础知识短板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未来无线通信的研究课题迈进。

3.jpg

蔡畅与导师袁晓军教授讨论

在课题组里,导师不仅是引路人,更是和学生并肩的奔跑者。每隔三五天,导师便会和学生进行一次深入交流。“进展如何?”成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通讯密码。科研路途上常伴随着竞争和压力,没有想法、实验失败或者论文被拒是家常便饭。蔡畅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不断思考、不怠交流,不懈实践。

而论文修改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炼狱。“在我进行第一篇会议论文写作时,我的思路和结构非常混乱,完全没有章法,也犯了不少低级错误。导师看完后严厉地评点了我的初稿,但还是逐字逐句地指导我修改论文,反复斟酌用词和文章结构,用自己的丰富经验教导我如何进行英文学术写作,文章修改不下二十次。得知这篇会议论文被领域旗舰会议GLOBECOM接收时,我兴奋不已。”

41.png

蔡畅在JCIN发表的封面论文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张伟教授的合作让蔡畅明白了拜师的重要性。在蔡畅的论文准备投稿之际,张伟教授又提出了长达两页的修改意见。“张老师的建议让我重新审视文章的创新点,再次进行仿真实验并修改文章。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不同思想的碰撞的确促进了思考的进一步深入。”

蔡畅说,“那时候我意识到,如同金庸小说中郭靖通过不断拜师由武功小白到最后成为大侠一样,科研修炼的过程也正是拜师的过程。”本科毕业后,蔡畅将前往香港中文大学直博深造,师从IEEE Fellow张颖珺教授。在读博期间,他将同时在香港华为理论研究部进行联合培养,从工业界汲取新的养分。

感悟科研

那个大二时连敲开导师门都会心里没底的学术小白,经过三年的历练,逐渐成长为了无线通信世界中一个初出茅庐的求知者。回顾本科阶段的科研经历,在不断筑高知识的堤坝的同时,蔡畅说带给他的也是心态上的改变:“从刚进组面对每周组会时手足无措的紧张,逐渐变成了带着批判性思维去审视每篇论文时的从容,再到现在每周同本科与博士导师联合讨论时,对两位导师一针见血式点评的享受。”

蔡畅逐渐开始体会到科研对于生活的正面反馈:“科研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都是平淡甚至郁闷的,但那百分之一的惊喜与享受却会激励自己回报生活以更多的热忱。希望在未来的求学路上,我的学习能更加有声有色,生活也能更加有滋有味。”

4.jpg

蔡畅参加省级优秀毕业生答辩

回顾自己本科所做的工作,蔡畅坦言,无论是在技术细节还是写作上都还有不少稚嫩之处。“我希望未来能以更开阔的视野做通信研究,静下心来品味通信与数学交融的美感,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份工作都能成为自己在这个领域成长的见证。”

采访的最后,蔡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只是恰好很幸运在本科时期走上了‘科研’这样一条虽崎岖却让我享受到沿途风景的道路。不管这条路最后通向哪里,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选择,然后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编辑:闫乐  / 审核: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