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新闻中心将推出“党旗飘扬”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和学校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基层组织和先进个人发挥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的事迹。
6月6日,川观新闻刊登了【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专题报道第二期深入报道了获得“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称号的刘盛纲院士作为一名老党员科研报国、不懈奋斗的故事,全文如下:
人物名片:
刘盛纲,出生于1933年,安徽肥东人,中共党员,微波电子学家,物理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88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3年被授予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最高科学奖K.J.Button奖,2000年和2001年成为诺贝尔奖物理奖提名人,被誉为“中国太赫兹之父”。
“十分荣幸。”6月3日,“中国太赫兹之父”刘盛纲向笔者表达了自己获得“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这一称号的感受。
回顾自己65年的科技求索之路,刘盛纲深切地体会到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需要勤奋、耐心和毅力,“有时候,为了弄清楚某个物理现象的本质,可能需要数日、数月甚至数年的摸索。”但他同时也认为,只有这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或许在某一刻,才能豁然开朗,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
刘盛纲院士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他勉励年轻人,要为祖国服务,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心协力,国家才会强盛;他同时也激励自己,要尽其所能地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要尽其所能地为科学事业多做努力,要尽其所能地为学校做出更多的贡献,3个“尽其所能”也表达了这位近90岁的科学家老骥伏枥,永葆热情的态度。
他的故事
自学俄语,难舍难分的“电子学”
“从1951年我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算起,我没做多少别的事儿,就是专心搞物理电子学的研究,可以说,我与电子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已经深耕物理电子领域70载,一谈到电子学,刘盛纲满怀深情。
20世纪40年代,少年刘盛纲跟随父母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挣扎求生。“有段日子,我们和另外一个逃难家庭住在一起。突然有一天,对方家庭的母亲上吊自杀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死了,可以给两个孩子和丈夫省下吃的。”回忆起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和磨难,刘盛纲感叹道:“没有国哪有家。只有国家富强,才有家庭和个人的幸福。”
刘盛纲院士指导团队工作
抗战取得胜利,刘盛纲回到家乡,进入学校学习,饱尝战争之苦的刘盛纲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1年,刘盛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1955年,刘盛纲留校担任助教,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一段学术际遇正在等待着他。刚留校没多久,刘盛纲被通知去北京接待列别捷夫,列别捷夫是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对于毫无俄语基础的刘盛纲来说,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语言关。
接到任务后,学校安排刘盛纲到俄语教研室脱产学习,但教研室主任每周只能给他答疑一次,其余时间只能靠一本一寸多厚的教材自学。正常情况下,学完教材需要两年时间,但对于他而言,则需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掌握俄语。谈到为什么能这么快学好俄语,刘盛纲表示:“没什么诀窍,就是天天背。最难的是发音,有一个音老是发不出来,请教别人后,用水含在嘴里天天练,才成功。”
刘盛纲院士
之后,刘盛纲成为了列别捷夫专职翻译和研究生,逐步开始在等离子体物理学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使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防科研事业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如果说本科阶段让我结缘电子学并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那么研究生阶段则把我引入了电子学更专更深的领域,尤其是前苏联专家的治学精神和研究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影响,为我后来专门从事电子学研究与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此,刘盛纲完成了电子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电子人”。
如今,刘盛纲已获得多项物理学大奖,使自己的研究领域成为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少数应用物理学领域之一。但他却说:“我20多岁就开始获得各种荣誉,其实我只想安安静静做学术,一直做到我不能做了。”
他的成就
进军应用物理的“处女地”,推动我国“太赫兹”研究发展
刘盛纲曾3次向国家提出重大科学技术发展建议:第一次是1980年,建议发展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工作;第二次是1988年,建议发展高功率微波研究工作;第三次,是年过古稀后,四处奔走,建议大力发展太赫兹领域研究。
刘盛纲院士参加电子科大电子学院物理电子系党支部活动
太赫兹波是一种处于特殊频率范围的波段,可以用在宽带移动通讯、高分辨、反隐身雷达、反恐检测、无损工业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医疗和生物成像等众多领域,甚至有可能借此解开人体内DNA转化的生命密码。虽然人类早在百年前的天文学中就发现了这一波段,但由于技术原因,这一领域的研究却长期处于停滞阶段。20世纪末,太赫兹成为物理电子学最后一块未被进军的处女地。
“这一波段有奇特的特性,吸引了我,我很想研究它。”刘盛纲说,1991年,他去德国参加学术会议,第一次接触这一领域时,就被深深迷住了。“也许有一天,这门技术能应用到老百姓的生活中。比如做食品检测,一个小小的仪器,扫一下,几秒钟时间就能发现食品中是否有毒害物质。”谈到自己从古稀之年开始为之奔走的这一科学技术,刘盛纲充满憧憬。
也源于此,1992年开始,刘盛纲就多次写信给相关部门,希望加大对国内太赫兹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刘老师每年都向有关部门提交关于太赫兹研究的报告。”学生们记得刘盛纲的锲而不舍。
刘盛纲院士生活照
坚持终于迎来重大进展。2005年,由刘盛纲主持召开的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终于迎来了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时期。此后,他坚守在一线,完成众多研究成果。2012年,已79岁的刘盛纲还在世界顶尖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公开新发现,也因为这一发现,刘盛纲被国际太赫兹领域的专家称为“国际太赫兹先驱”和“中国太赫兹之父”。
至今,他仍奔走在实验室一线和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上,推动着我国“太赫兹”研究发展。
他与四川
入川65年,把国际权威会议“抢”到成都办
从1956年随导师列别捷夫教授来到四川,参与创办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来四川已经有65年,他对四川的感情也融在血液里面。
“我是安徽肥东人,但我常给人说成都是我永远的故乡。我大半辈子都生活在这儿,在这里组建了美满的家庭,还始终践行着自己一直以来坚守在基础科学研究一线的理想,所以成都在心里最亲。”
刘盛纲院士
同时,他也把这份感情化为了行动。在向国家建议大力发展太赫兹领域研究的同时,他也在电子科技大学开设太赫兹研究中心,而在2012年6月,他还建立了“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这支队伍由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联合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中科院部分研究所等在内的国内太赫兹领域多家优势单位和团队,得到了国际太赫兹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10位本领域国际顶尖科学家加入中心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
除了拓展四川物理电子学研究发展,他还把一场全球红外毫米波及太赫兹领域最具权威性的顶尖国际性会议,“抢”回了成都。
刘盛纲院士与外国专家交流
2018年9月,第43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在日本召开,全球800多名学者参会。刘盛纲带队,从现场成功拿回2021年会议的主办权。
“我们是代表中国与澳大利亚展开竞争,非常激烈。”回顾历时一年的精心准备和努力,刘盛纲甚为感慨,“希望把这场会议办好。”他时常提到,我是在成都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它的发展变化我都记在心上,现在我还想为其发展再做些事情。
报道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1462407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