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一流本科】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
——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创新与设计”路演赛暨新工科项目式课程学生作品展侧记
文:航空航天学院 来源:航空航天学院 时间:2021-06-21 8873

  【前言】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持续在全校范围走向深入。如何深入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创新引领性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让新工科教育真正唤起学生好奇、激发学生潜能,航空航天学院给出了答卷:复合型双线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基于项目的课程群不断扩大;“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建设卓有成效。2021年6月16—17日,航空航天学院举办“工程创新与设计”路演赛暨新工科教改课程学生作品展,面向全校师生和产业界进行交流和成果展示。

  6月16日下午,航空航天学院举办新工科教改课程学生学习作品展,《软体飞行器制作与挑战》等5门新生项目课、《探空火箭设计与制作》等3门挑战性项目课参加了学生作品展览。“LEGO打印机”“软体飞行器”“火星探险挑战‘火星车’”“战术对抗激光模拟器”等诸多作品吸引了参展者的目光,同学们在现场兴奋地展示着各自的“得意”作品,并与参观者分享设计过程的思路和细节等。兄弟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本科教学首席教授、骨干教师和学校教务处负责人等到场观摩与交流。

1.png

新生项目课(大一)学生在现场进行作品展示

  “新生项目课和其它传统的课程不一样,它让我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最让我兴奋的是自己能够自主设计作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这不但让我体验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也对专业的认知得到了加强。”这是2020级李越同学在作品展示现场的分享。与会老师们饶有兴致地了解各门课程的作品,并询问学生的真实感受,大家对课程设置和学生们的作品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QQ截图20210620172332.jpg

参会嘉宾了解课程细节、体验学生作品

  6月17日中午,一场别开生面的“OPEN HOUSE”在清水河校区研究院大楼一楼大厅进行。学生站在各自的海报旁,卖力地向全校各学院前来参展的老师们“推销”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硬盘传输系统”“未来智能台灯”“便携式共享拖车”“共享充气雨伞”等新奇设计琳琅满目,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校长曾勇、教务处处长黄廷祝、校科技委主任杨建宇、各学院相关领导和骨干教师到场观摩作品,并与学生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现场氛围热烈。这正是航空航天学院面向英才实验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航空航天学院等多个学院本科生开设的跨学科挑战课《工程创新与设计》(大二下学期开设,共40学时)“OPEN HOUSE”环节,同学们根据课程要求分组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技术和商业可行性等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并对外展示,最终根据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参与路演大赛及颁奖。

2.png

《工程创新与设计》 “OPEN HOUSE”现场

3.png

企业专家与同学们现场进行交流

  下午,航空航天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波汇报了学院挑战性研究型新工科教育课程的建设情况。从“双线人才培养方案”的教改思路到方案落地,从新生项目课程群到挑战性课程建设情况,从人才培养结果到后续规划,李波对近两年来航空航天学院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进展做了系统汇报。来自新生项目课的5位同学及挑战课《探空火箭设计与制作》的2名同学分别汇报了课程内容和收获。不同年级同学的交流与分享都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新工科教改走进课堂,扎实推进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教务处处长黄廷祝教授高度赞扬了学院新工科教改课程的建设成效,认为航空航天学院新工科教改从理念层面快速转入到了课堂侧,探索有益、成效明显。他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4.png 

航空航天学院挑战性研究型新工科教育课程汇报

  汇报结束后,“德鲁动力杯”工程创新与设计路演竞赛拉开帷幕。金奖队伍的前三名小组依次上台进行产品路演,讲述各自的产品内容、竞争优势和商业规划等,获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最终,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主任刘民岷老师指导的“模块化智能行李箱”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了路演竞赛冠军。德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CMO Anson先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平台创新处副处长杨天元、经管学院宋艳教授为金奖队伍颁奖。

5.png

《工程创新与设计》路演竞赛现场

6.png

  历时2天,航空航天学院新工科教改课程学生作品展与“工程创新与设计”路演竞赛圆满结束。活动的成功举办,从一个侧面体现学校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已蔚然成风,落实到课程、落实到课堂;学院系列新工科教改课程学生完成的创新作品,体现了航空航天学院新工科建设在课堂侧的取得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德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产业界领导和专家也受邀到会,产业界对学校、学院新工科建设和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给予支持。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大力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把学院产教育人项目从“第二课堂”扎实地推进到“第一课堂”,把科研项目融合到核心课程群里并真正落地,培养“新航空”未来的创新引领性人才。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