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竞赛中获佳绩
文:张国强 图:张国强 来源:材料学院 时间:2021-09-09 5112

  近日,“力诺瑞特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下简称“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决赛在山东大学落下帷幕。本届大赛电子科技大学斩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我校首次荣获优秀组织奖。

c12b9bed315d13e7bba2ef42888a6252_4c871.j

  本次竞赛校内选拔在教务处指导和材料与能源学院的组织下,得到了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的大力支持。全校共选拔出9支优秀团队,参赛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准备,精诚合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项目,与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14所高校的5000余个项目角逐竞争,最终五个团队脱颖而出。

微信图片_20210906162227.jpg 

  二等奖作品《智慧碳中和社区——一种基于AI和区块链技术的多产消主体交易互动碳中和社区》由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胡维昊教授指导,由胡家祥、熊康、秦心筱、郑宇轩、胡一民、马椿皓、施宇财等学子共同完成。该作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能交易模式,构建出了未来社区能源交易模型,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努力实现“碳中和”,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等奖作品《基于磷酸钒氧正极和丝瓜碳负极的钾离子电池全电池设计》由材料与能源学院牛晓滨教授指导,由邹剑、冉淇文、陈鹏宇等学子共同完成。该作品设计了一种基于磷酸钒氧正极和丝瓜碳负极的新型钾离子电池,在使用绿色环保的丝瓜碳作为钾离子电池全电池负极和采用负极预嵌钾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创新。

  三等奖作品《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生物质-粉煤灰)复合材料》由材料与能源学院张亚刚教授指导,由颜阳天、刘冷荻枫、张义仑等学子共同完成。该作品以生物质资源(纤维素)和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设计并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生物质-粉煤灰)(PAABF)复合材料。PAABF复合材料在油田开采方面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对高矿化度、埋藏深油藏驱油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三等奖作品《磁性N掺杂甘蔗渣生物碳材料的制备及绿色高效污水再生处理系统的设计》由材料与能源学院陈文瑾副教授指导,由马椿皓、唐瑰俪、李婧竹、张婷等学子共同完成。该作品以甘蔗渣作为生物质碳源,以三聚氰胺为氮源,采用九水硝酸铁为过渡金属盐。将以三者为原料制成的前驱体在适当温度下进行两步碳化、冷却,制备了金属纳米铁颗粒镶嵌在自组装氮掺杂碳纳米管中的磁性复合材料,并应用于高级氧化技术(AOPs)降解新型微污染物,在降低污染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等奖作品《一种可降解、环境友好型水系锌离子柔性电池》由材料与能源学院赵睿副教授指导,由宋金铃、王闻谏、冉柯、侯兴旺、黄轶林等学子共同完成。该作品展示了一种安全、环境友好的Zn//NVO/ACNTs柔性锌离子凝胶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锌离子凝胶电池安全、无毒,且锌金属资源储量远高于锂金属;与传统锌离子电池相比,该凝胶电池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具备极轻的质量和优秀的机械性能。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是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纳入《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排行榜的30项全国顶级赛事之一,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指委的直接领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我校将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为能源与环境领域培养优秀接班人,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相关链接: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竞赛获奖名单
序号 学院 项目名称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奖项
1 机电学院 智慧碳中和社区——一种基于AI和区块链技术的多产销主体交易互动碳中和社区 胡家祥、熊康、秦心筱、郑宇轩、胡一民、马椿皓、施宇财 胡维昊 国家二等奖
2 材料学院 基于磷酸钒氧正极和丝瓜碳负极的钾离子电池全电池设计 邹剑、冉淇文、陈鹏宇 牛晓滨 国家三等奖
3 材料学院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生物质-粉煤灰)复合材料 颜阳天、刘冷荻枫、张义仑 张亚刚 国家三等奖
4 材料学院 磁性N掺杂甘蔗渣生物碳材料的制备及绿色高效污水再生处理系统的设计 马椿皓、唐瑰俪、李婧竹、张婷 陈文瑾 国家三等奖
5 材料学院 一种可降解、环境友好型水系锌离子柔性电池 宋金铃、王闻谏、冉柯、侯兴旺、黄轶林 赵睿 国家三等奖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