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封面新闻:男女生比例4.53:1 电子科大5014名本科新生入学 校长调侃比去年小幅“恶化
文:张峥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21-09-13 7538

9月2日,充满浓郁工科气息的电子科技大学迎来了5014名2021级本科新生,其中男生4108名,女生906名,男女生比例4.53:1。使得为学校男女生比例操碎了心的校长曾勇,在开学典礼上即表达了一丝愁绪——比去年小幅“恶化”。

1|imageslim

“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女生报考电子科大,这样成电的男女生比例就可以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加匹配,在成电校友将来贡献的技术和产品中,就会有更精美的创造。”校长提出了他的小期待。

新生大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电新生中,7月1日出生的有16人;在成电1956年首次开学典礼这一天,也就是9月29日出生的有18人;10月1日出生的有17人。这些同学的生日与党、母校、共和国同庆。

1|imageslim

校长点赞 两位特别的学生

开学典礼上,曾勇特别提到了两位同学。

一位是来自安徽宿松县的李冯潇骁同学。潇骁同学的父母都是优秀民警。2017年父亲因公牺牲后,他与母亲相互鼓励,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他一直记得父亲说过的话,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年暑假,他还参加了当地的防疫抗疫工作。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航空航天学院,希望将来投身空天事业,像父亲一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

另一位是英才实验学院的简芸琦同学,高考分数679分,是该校今年在川录取的最高分。他从小就有一个科学家梦,希望通过在电子科大的学习和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1|imageslim

成电 一个温暖的家

充满温情的校长讲话里,出现了两位成电人。一个名字叫程新哲,他是成电1987级校友、四川马丁洛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背着100多斤的行囊从东北坐火车来到成都求学,新哲没有坐票,先站到北京,到了北京再转车,又从北京站着撑到成都,历时三天两夜。来到新生报到点,新哲已经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几近虚脱。

于是,一位比他父亲还大十多岁、身材消瘦的长者,就在他对面蹲下身、弯下腰,帮他把行李扛到肩上送到了宿舍。等到系里开学典礼那天,新哲才发现:那位长者,就是当时的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我国著名的雷达专家黄顺吉教授!

“同学们,无论你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学校的老师们,都会以他们的无限爱心和专业能力,尽一切可能,帮助你们。成电,就是你们的家,老师们,就是你们的父母。这是一个温暖的家,可以信赖的家。

1|imageslim

分享 成电科学家故事

曾勇还给同学们讲起了一位成电已故老科学家的故事。那就是国际半导体界著名的超结结构发明人,也是国际功率器件结终端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功率半导体领路人”的中科院院士陈星弼先生。

陈先生是一位高标准严要求的老师。他对学生严,对自己更严。他上课时把厚厚的书本浓缩成几张小纸片,将内容融会贯通、烂熟于心,就是要给学生奉上最好的课。陈先生也是一位以勤奋出名的研究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每天都要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达旦。即使当选了院士,依然坚持夜以继日地工作。

陈先生的一生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和发明创造的热情。他曾说,自己的兴趣就是科学,“在科学的路上,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就是一种幸福。”他还说,“吃喝玩乐才没意思呢,比如吃得越多,身体越糟糕。打麻将的高级玩法,我十岁时就会了。但这些东西的趣味性是有限的,只有科学的趣味是无限的。”

陈先生特别提倡通识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二是文艺熏陶,包括文学、音乐等;三是哲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喜欢引用《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与学生们交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希望学生在俯仰天地之中,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曾勇希望,同学们像陈先生那样,始终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敢于探索、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将来成为工程科学的发现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工程系统的创造者和商业价值的实现者,造福千家万户,为社会作出贡献;振兴民族产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增进人类认知和福祉,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校长叮咛

同学们一路“通关”,到达大学这个新的关卡时,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考验?作为一名父亲和老师,曾勇认为,第一个就是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他叮嘱同学们,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力和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家要相互关心、与人为善、学会分享、懂得感恩。"我真心地希望:同学们遭遇挫折、经受痛苦时,都有知心的朋友可以倾述,切不可放弃对人生的探索;当身边有同学情绪消沉甚至心情抑郁时,你们切不可冷漠无视,而是要用真诚的心温暖他们,让他们走出低谷,重新迎接人生的阳光。"

他说,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最大的差异,是同学们要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每一门课程不仅是知识的有机体系,更是培养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媒介。他希望同学们挑战性地学、创造性地做,让学习不仅是勤奋和责任,更是发现和创造的快乐历程。"我还想提醒同学们:不要在意一分一试的得失,要学会大气,抛下杂念、理清本心;不要为了利益的所谓竞争陷于内卷,浪费生命,更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锻炼身体是大学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他希望同学们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喜欢的运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曾勇祝愿同学们拥有善良、正直和勇气,保持好奇和热情,以开放的心态探寻人生的意义,开启大学的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

1|imageslim

1|imageslim


  报道链接:https://www.thecover.cn/news/8033247

编辑:  / 审核:  /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