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月29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肖旭研究员做客成电下午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路上的经历与感悟,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了交叉思维与本科学习,如何在本科阶段开启科研之门。
肖旭老师从自己大学时的亲身经历入手,向同学们说明尽早走进实验室,培养科研能力和交叉思维的重要性。他鼓励大家不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的,最新的技术会与我们已有的知识有所不同,而这样的前沿技术总是活跃在实验室中。
肖旭老师说,在本科时,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向导师提出了进入了实验室的申请。从博士时的超级电容器,到博士后工作的二维磁性材料,再到现在的毫米波、太赫兹波的研究,肖旭老师走的是一条多领域交叉的研究之路。他说,如果让一个学化学的人去做化学,那么他的思维只停留在化学领域,但如果让一个学物理的人去做化学,就可能有不同的突破,因此培养交叉思维极为重要。
随后肖老师对本科生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进行了指导,他认为,应该从个人兴趣、团队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这三方面考虑,并且要冷静思考所谓的热点领域,例如这个领域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领域有没有解决科学核心问题,如果这个领域的核心问题没有真正解决,那么无论它是不是热点,都值得投入研究。
针对大一新生担忧进入实验室的门槛会不会很高的问题,肖旭老师认为,限制学生走进实验室的,从来不是年龄,不是个人的知识储备,而是自身对所要从事的研究是否真正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研究状态中。在此过程中,不必担心课业和实验的时间冲突,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减少时间浪费,并不断反思“我每天都在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已经进入实验室的同学,肖旭老师建议要多向身边的老师或是学长学姐请教,认真研读最新文献,积极动手实验,毕竟实践出真知。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有大一的同学对未来职业前景的好奇,有大四同学对目前文献研读的瓶颈,肖旭老师都从实际出发,风趣幽默地进行了解答。电子学院刘天祺说:“听了肖老师的分享,让我明白了交叉思维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会多尝试不同领域的学习,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更好的投身于未来的研究探索中。”
本期成电下午茶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办,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承办。
编辑:李文云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