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物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加强网络育人工作,不断巩固和完善网络育人阵地,切实让立德树人主旋律“唱得响”,让思政工作主动权“抓得牢”,让网络育人新阵地“靠得住”。
坚持“三个强化”,完善网络育人工作机制
强化体系创新,学院聚焦“打通高校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借助学校数据育人、精准思政的特色优势,秉承模块化的工作设计思路,创新探索出针对高校二级单位工作特点的“内外双循环的网络思政模块化枢纽”的特色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形成了“一平台、两工作室、多品牌”的特色网络育人工作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强化组织保障,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以及物理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建立由学院学工队伍牵头抓总,专任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全体学生、家长校友与友好单位协同参与的网络育人工作机制,设置网络育人理论研究中心与新闻传媒中心,聚焦网络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坚持两手抓,争做两手硬。强化队伍建设,围绕网络思政重点领域,加强理论研究、新闻宣传等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培养体制机制,切实解决队伍本领恐慌与能力危急问题。
突出“三个拓展”,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格局
拓展支撑平台,依托全国首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全国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等学校大平台,持续推进电子科技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物理学院新闻传媒中心网络文化工作室、杨茂网络名师工作室培育建设,获得13项各类课题项目支持,不断为实现学院全方位、立体化、高水平的网络育人拓展平台支撑。拓展传播矩阵,学院积极开辟微信公众号、微博、QQ、B站和抖音等官方新媒体平台,粉丝数常年不断增长,本年度创作400余部网络文化作品,获评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网络文化奖项,全年创作传播量超1W+的高影响力作品8部,部分作品被人民日报、央视频等主流媒体转载报道,相关网络育人工作案例获国家级表彰。拓展育人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包容性特点,积极探索网络+思政、科研、课程、文化、实践、心理等协同育人工作模式,不断丰富网络育人的内容资源。同时引入全社会(内外)全员育人理念,不断整合院际、校际、校地、校企间的网络育人资源,积极创办或参与各级学生工作与网络育人交流活动,充分挖掘家长、校友、友好单位等合作育人的线上+线下资源,全面激活全社会全员育人潜能。
注重“三个培育”,丰富网络文化产品供给
培育网络文化品牌,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工作中,积极推动网络思政品牌建设。如在全校率先开辟“辅导员说”原创网络专栏的网络思政品牌,至今已推出辅导员网络文章34个主题共计208篇,总体阅读量超50000人次;打造网络朋辈教育与网络榜样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思政品牌栏目——“网络‘星’力量,青春新主张”,以朋辈事迹感染人,以榜样力量激励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三观。以国家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为契机,谋划网络思政工作品牌内容,如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年份,积极谋划开展以“党旗在我心”为主题的“五个一百”活动,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丰富学生党建工作,扩大活动影响力。
培育网络文化精品,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产品创作生产,不断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内容、形式,丰富载体,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如开设“我想对党说”品牌专栏,用百篇思想汇报献礼建党百年,整个专栏阅读量超5.6万,并获得党史学习教育官网的专题报道;拍摄制作的原创校园反诈情景剧《假如骗子说实话》被学校官方新媒体和四川新闻网转载发布,全网阅读量近20万;创作的献礼建党百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与校庆65周年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被央视频、人民日报新媒体客户端等媒体广泛转载,全网传播量近30万。
培育网络育人成果,学院师生网络文化参与度连年提升,每年均有学生在各类网络作品大赛与网络文化节活动中获得各级奖项,学生综合素质与网络素养全面提升,受到学生家长与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院网络育人工作能够较好服务于学院人才培养中心任务,通过推进朋辈引导与网络“造星”等线上活动,树立正确三观与良好学风,连年培养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集体和学生群体。学院还注重结合学校网络思政的科研特色,引导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产出一批具有实践指导性和理论学术性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创新网络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近五年来团队聚焦网络思政教育领域开展课题项目研究1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3本专著;相关工作案例与优秀作品获得国家级表彰3次。
编辑:杨棋凌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