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资环学院小文班开展“读懂中国画”美育课程
文:小文班 图:韦伯东 来源:资环学院 时间:2022-03-25 2499

  为进一步切实理解“人文立善,文化立魂”的深意,近日,资环学院小文班邀请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的郭正陆老师为大家讲授美育课——读懂中国画。

DCF642C1E2E4D31FCAB4DA39A4B_B9B882FE_821

  郭正陆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画”的概念起源。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由于近代西方画的传入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走向国际,两种明显的绘画风格使得人们有了“中国画”这一概念。她对比展示了几幅中西名画,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了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西方画写实、中国画求意,西方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C6B63308687EDDAA98BD939C595_15C46051_827

  郭正陆介绍说,提起中国画,我们往往会想到水墨、线条、留白。“空白、空虚、不确定”为主的意境美——接受主义美学,正是中国画最为突出的特色。“留白”留下的,不仅仅是画卷上的空白,更多的是空白引发的无限遐想空间。这不是同于填满整张画布、描绘细致入微的西方油画美感的“意境之美”。明代书画家唐伯虎的《川上图》,绘一人牵着一驴过桥,牵驴的人憋足了劲用力紧拽缰绳往前,驴因害怕不肯上桥拼命向后缩,驴和牵驴人逼真的动作神态让人感到缰绳的存在。这便是中国画“空”的求意美感。一收藏家出百两纹银购买,却因店主画蛇添足补了“牵驴绳”破坏了留白意境,最终交易作罢,一幅名画也就此毁掉。

181F7DCD3D195F26FF2422F9F2C_A2D07ADC_1F2

  顾恺之和宋徽宗赵佶是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的两个人物。郭正陆借助视频向我们展示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及他的画“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特点。顾恺之作为古代中国的著名画家,其对人物形象、花鸟鱼虫、衣冠服饰等的线条勾勒技法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丹青艺术的发展。自其之后,中国画便有了近似于“写实”和“求意”的分流。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张萱的《捣练图》都以突出形貌色彩为主,而不是大块的涂墨或留白。而宋徽宗赵佶虽然政治无能、生活穷奢,但艺术造诣很深,不仅自创“瘦金体”,同时开创了诗书画印一体的中国画传统特征,画中题诗,诗画互补,使得画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使意境更加深远。

  中国画作为古代文人内心世界的表达,亦或是美好记忆的留念,早已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读懂中国画,不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之享,也是意境之美的延续,更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编辑:赵海玲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