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4月19日,2022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举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021年以来学校启动的5个首批改革试点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开展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改革举措和经验。以下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杰辉的发言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代表外国语学院汇报博士生英语这门课程进行一流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国际化战略,助力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外国语学院对博士生英语课程进行了改革,努力提升我校博士生的“国际学术传播能力”。教学改革遵循“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目标定位: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手段和行动变革。博士生英语课程坚持语言学习服务博士生专业发展需求的目标。从英文专业文献阅读入手,以口头陈述报告为抓手,以论文写作为目标,系统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2.内容变革:突出个性化项目学习,一流期刊论文有机融入。按专业分班,跟随学生专业学习和研究项目进展配套学习任务,学生以本专业的英文文献为阅读材料,以自身研究项目为汇报内容,将学术写作技巧讲解融入一流国际期刊论文的阅读分析全过程,突出学以致用,与学生学术发表计划有机结合。
3.方法更新: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授课,分别从语言和专业两方面给予指导,鼓励导师参与管理指导;真实学习任务促进学习动机,内容与语言学习高度协同,同专业背景便于学生开展生生互动,促进合作学习。
本轮教改从2019年开始前期探索,2021年春季学期开展尝试性试点,2021年秋季学期由研究生院牵头正式启动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个专业学院的合作,按专业开设了4个博士生英语教改重点实验班,目前已完成2021-2022-1学期的教学任务,正在进行2021-2022-2学期的教学。重点实验班的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改举措
博士生英语教改重点实验班按专业方向分班,从教学内容、方法、媒介、评价全方位强化力度,深化改革。具体实施情况为:
1.课程内容直接服务于专业学习。实验班以学生自身科研项目为依托,课程项目选题由学生导师签字确认,教学内容紧随项目进展,教学材料为学生专业领域英文文献。课堂上教师简要讲解文献基本特征、阅读技巧、写作要领等,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阅读与自己项目相关的英文文献,报告研究进展,撰写文献综述和论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有语言活动都基于自身的科研项目,口头报告贯穿两学期课程,通过大量陈述实践锻炼表达能力,通过观看报告录像和复盘反思打磨陈述技巧,通过文本反复推敲提升写作能力。
2.教学方法实现语言教师与专业导师的紧密合作。各试点学院指派专业导师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本学科的论文特征,讲述自身国际交流经历,分享自身成长历程,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专业交流。在真实科研项目的引领下,更多专业导师主动走入课堂,参与报告点评互动,营造真实英文学术交流氛围,让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真实需求。针对学生的口头报告,英语教师和专业导师从不同角度给予的点评,内容涉及英语语言使用、演讲技巧、专业研究各层面,供学生反思改进。相同学科相近研究方向的学生同班修课,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合作学习。
3.教学媒介根据教学需求进行多样化选择,利用多种平台提升教学效率,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在线课程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全方位服务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软件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师生互动,实现课堂讨论学生全面参与;外语写作中心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外个性化辅导,提优补差。
4.评价方式力求以评促学、以评助教。课程考试跳出语言考试套路,改为剖析论文结构特征和逻辑特点,通过测试反拨效应推动教学对学术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诊断性测试,如学期初开展英语语音等基本语言技能测试,了解学生语言基础能力,为教学内容调整和个性化教学开展提供依据;课程60%的成绩来自于形成性评价,各项作业任务要求明确清晰,通过阶段性的考核和反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促进能力稳步发展;大量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同伴互评,深化学生对规则的理解,促进自我反思。
二、初期成果
2021秋季学期的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受到了学生的认可、督导的赞扬、导师的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教改首先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实验班教师学生评教分数远高于普通班,学生表示课程的学习让自己“收获很大”。例如,刘颖同学表示,“我之前一直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英语,现在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讲,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 张强同学表示,“在课堂上模拟国际会议口头报告,相当于给了我们多次练习的机会,提高了我们国际交往的本领。”学生对语言教师和专业导师合作的教学模式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真实的交流任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自动化学院某次口头报告活动因提问点评较多,下课铃响后一直拖延到18:30才结束,到直到最后学生都在认真聆听同学的报告和教师点评,无人提前退场。
课程也得到了督导的高度赞扬。2021秋季学期多名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到实验班听课后,主动与教师交流,当场给予高度评价。经督导多轮听课评估后,实验班教师李慧辉2022年1月获评研究生课程教学优秀奖。
专业导师对课程也表示了支持。除了试点学院指派的6名授课教师,还有很多来自各学院的专业导师不计报酬,积极参与试点学院学生报告的考评、提问和点评工作。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孟春老师在受邀参与点评工作后表示:“把英语课堂和专业学习糅合在一起,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陈述能力,还可以激励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希望我们学院也能尽快引入这门课程!”
针对博士生英语教改,学校新闻网2月21日以《用语言为专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教改的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2021-2022-1学期信通学院只有一个专业方向参与教改实验,21-22-2学期多名未能参与实验班课程的信通学生主动选修了实验班教师李慧辉新开的普通班,还有已免修学生到课堂要求跟班旁听。
基于博士生英语教改探索,外国语学院老师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课程组已经在国际学术英语研究的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等SSCI期刊发表了以博士生英语教学为主题的系列高水平教研论文,课程组教师学术写作教学研究课题获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程组受邀就研究生外语教学、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等在国内外高水平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三、后续规划
目前我们的教改实验还在进行中,后续将进一步总结梳理,持续改进。具体规划为:
1.融合内容:语言学习与专业内容深度融合。梳理目前的专题讲座内容,加强语言能力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的融合,深化语言教师和专业导师的合作,进一步合理化分工,更加充分地发挥语言教师和专业导师各自的优势。
2.深耕模式:提升个性化指导范围和深度。深入调查学生情况和目标需求,调整方案,按项目类别、英语水平、科研基础对学生进行精细化分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情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真实需求。
3.培育团队:组建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虚拟教研室,通过课程共建、教材开发形成核心教学团队,通过教学研讨和相关培训培育更多优质师资,为项目推广做好准备。项目组将继续坚持研究性教学,通过参与国内外教学研究会议、撰写发表高水平教研论文等扩大项目影响力。
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传播能力”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领域。我们在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中,引入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开展语言教师和专业导师的合作教学,进行了一些前沿性的探索。也欢迎更多专业学院加入我们的合作项目,通过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校国际化专业领军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
谢谢大家!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