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让大一新生尽快尽早成长为大学生?如何以大一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主动学习与创新创造热情?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从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激励性、创新性“新生新工程教育计划”,开展“新生项目课+新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计划+新生研讨课+多类型研究型教学”课内外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一入学就能与知名教授建立联系,接触并尝试解决有价值的工程问题,强化思辨表达、团队协作等通用能力培养,养成研究探索、创新创造的习惯。
动脑动手,项目式学习唤起好奇
全覆盖工科大一学生必修的新生项目式课程是学校贯通四年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式课程体系的起点,更是唤起学生兴趣、热情、喜爱、研究精神的关键。该类课程让学生刚入学就能接触工程问题,初步了解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内涵与思想,初步体验并实践充满挑战性与获得感的学习方式,养成设计、创新、创造的思维习惯和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唤起好奇心,播下学习动力种子,同时,增强对后续课程的感性认识、直观与直觉。
学校举行新生项目课专题交流报告会
学生在作品展上介绍新生项目课程学习作品
已建设的63门新生项目式课程深受学生“追捧”,在唤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和工程实践等方面效果显著。其中,33门新生项目式课程还开展了学生课程学习作品展,“智能墨水屏”“宿舍升降机模型”“小盼的口红商店”“实验电磁炮”“凌空手写输入模块”等充满创意、科技感和未来感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一年级学生在新生项目式课学习中的探索与思考。
航空航天学院李越同学在作品展览现场分享到“新生项目课和其它传统的课程不一样,它让我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最让我兴奋的是自己能够自主设计作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这不但让我体验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也对专业的认知得到了加强。”
在课堂之外,“一年级新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计划”以课外创新实践项目为载体,鼓励学有余力的新生以项目(组)形式,自主组队完成一项创新实践任务(产品、设计、模型、装置、软件等),并展示项目计划、执行过程及结果,初步体验项目学习、研究和管理全过程,培植新生对创新创造的兴趣,增强创新创造的勇气,初步形成创新实践能力。专为新生量身定制的63个项目,选题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智能汽车、电子皮肤、空地协同、智慧治理等,吸引了184组学生参加。格拉斯哥学院印其灵同学谈到“新工科课外创新实践项目的存在不仅仅是为同学们丰富课余生活,而是为同学们提供了另一种人生选择。”
大师引领,新生研讨催化主动性
全覆盖大一所有学生必修的“新生研讨课”由知名教授担纲,让新生通过课程学习适应新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接触知名教授、结识新朋友。在组织模式上,新生在知名教授指导下,就某些专题开展研究,进行小组讨论、口头辩论、写作训练等;在课程主题上,可以涉及任何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探索更加广阔的未知世界;在选课修读上,每门新生研讨课原则上不超过30人,不限定选课学生的院系和专业;在教学与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主动参与中思考交流,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换。
学校举行新生研讨课专题交流报告会
学生在新生研讨课上演讲
自2015年开设至今,已建设新生研讨课92门,建成校级标杆课程20门。200位开课教授中,有1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科技奖获得者、IEEE Fellow、“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杰出人才。
厚植沃土,研究型教学贯穿始终
学校以“研究型的教+研究性的学+挑战性的学+创新性的做”为基本原则,各类课程从新生开始全面实施研究型教学,从新生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学习、感受和体验知识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催化学习与创造内驱力,让“研究”慢慢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自觉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精神。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是新生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团队为主体,通过全程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把数学基础课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的社区”,让学生时刻置身于“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之中,驱动学生从大学第一节课开始就主动思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和感知科学研究的思维与过程。
截止目前,学校已系统建设了挑战性学习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示范课、学科前沿课等多类型研究型教学改革课程1122门,实现全体学生、各类课程全覆盖,培养过程全贯通。87.6%在职教授担任主讲老师,其中,院士、国家级特聘专家、“长江”“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杰出人才占26.7%。学生在教学测评中对该类课程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科研学术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满意度分别是96.9%、95.8%、97.2%和97.7%,均超95%。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