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全育人】电子学院积极推进“美育第二课堂”建设 “浸润”学生向美而生
文:胡益侨 图:芯苗美育工作室 来源:电子学院 时间:2022-07-04 5323

  “自己动手做小饼干,可以品尝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生态瓶真的好可爱啊。”“做皮具真的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儿。”“很棒,希望多开展类似活动,它使我改变了原本对活动的看法。”这是电子学院覆盖2000余人次的“美育第二课堂”的部分反馈,自2021年起,学院积极推进“美育第二课堂”的建设,以芯苗美育工作室为依托,将文化“润物无声”地融入创新引领性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周一次的美育课程、每班一次的美育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的美育校园集市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和热爱,“浸润”师生向美而生。

  “愿生活温暖而丰富,生命珍贵而明亮”,正如芯苗美育工作室的口号一样,电子学院“美育第二课堂”以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为目标,逐步引领学生从“文化感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课堂”以生活美学为切入点,中国文化为脉络,开展“巧物·食语·品味·画艺·悦动”为体系的28种活动课程,内容涵盖天气时移的“天之美”、鉴人貌态的“人之美”、地缘万物的“地之美”、饮馔品味的“食之美”、长物闲赏的“物之美”、幽居雅集的“居之美”、山水悠游的“游之美”、文人雅趣的“文之美”、修身养气的“德之美”等中国生活美学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互动式”课堂,感悟传统文化

  “美育课真切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这是一堂有趣又有意义的课,让我们再感受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承文化。”参与同学如是说。美育第二课堂通过“眼、鼻、口、手”等感知方式带领同学们走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让“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精髓入脑、入心,带领大家感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走出校园,依托芯苗美育研学基地,让同学们跟随“民间大师”学习竹编、造纸、扎染等,成为传统手工艺“巧物”的“继承人”;走进校园,开设桃花酥、青团、月饼、木工、刀画、发簪等课程,躬行实践,于舌尖品味“食语”,于指尖制作“巧物”。

拼图_副本.png

“沉浸式”实践,拓宽审美视野

  审美视野的拓展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表达、生命追求等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创新引领性人才的培养的道路上具有重要作用。实现美育的全过程、全生活、全学科渗透,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是电子学院“美育第二课堂”建设的重点。依托电子学院2个美育研学基地,带领学生劈柴、烧火、做饭,感受日出日落的唯美,种菜、插秧、收稻子,感受乡村四季的变化。听音乐会、看艺术展,芯苗工作室用镜头记录“行走在”成都的人文艺术之美;定期天府绿道骑行,感知成都的快速发展,布置“成电人@天府绿道”摄影展,推广健康生活。

光影魔术手拼图1122.jpg 

“普惠式”体验,架起师生桥梁

  电子学院希望“美育第二课堂”可以“育人为本、面向人人”。新生入学,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次美育活动,学生班级可邀请班主任共同参与,或做蛋糕或做小生态瓶等,一起切身记录大学生活“初体验”的美感;每学期一次的美育校园集市,展示“美育第二课堂”项目,邀请全院师生共同感受生活的快乐与充实;每周1-2次的“悦动”课程,师生一起开展瑜伽、羽毛球、交谊舞等体育运动,享受运动之美。与此同时,“Run for humanity”公益跑、新生心理手册、系列校庆文创产品等,都有芯苗美育工作室的设计和参与。提升美育工作的“普惠性”和“亲和力”,让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地浸润师生生活,是电子学院美育工作的目标与追求。

光影魔术手拼图拼.jpg

拼图222.png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电子学院“美育第二课堂”的建设将继续探索推进,以达到更加深入研究育人规律、挖掘育人资源,从而提升文化品牌,真正做到学生参与高、育人途径广、育人方法新、育人能量强。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