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一流本科】从学生到医生:名医引路,为医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文:罗莎 学生记者团 于泽超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12-11 12259

  “2003年‘非典’爆发,我是一名学生,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危险距我1800公里;2008年汶川地震,我担任住院总医师,要对病区内的几十名患者负责,危险距我还有150公里;2020年‘新冠’肆虐,作为医院的教学管理负责人,需要对千余名学生负责,此刻,危险与我只在呼吸之间。”

  这是2020年2月初,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即将出发前夕,医学院副教授刘丽在朋友圈饱含深情写下的一段话。

  “援鄂医疗队队伍里有我的同事和教过的学生,他们没有半点犹豫,因为有紧急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处理、有人需要他们去守护;在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路上,我个人的真切体会就是不断向着危险走去,一路上与时间赛跑、跟死神搏斗,尽我所能保护更多的人,也守护他们身后的家……”

  “从学生到医生”课堂上,刘丽结合个人的求学和职业经历的分享,让台下的医学新生们心生感动,在投入中不由加深了对医生职业身份的了解和认同。

刘丽&庄翔.jpg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医学博士庄翔教授(右一)与放射肿瘤学专家刘丽副教授(左一)在新生研讨课上

  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同学,医学生在新入学时往往会因面对与中学阶段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而觉得“无从下手”,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医者带领新生窥探医学世界成为了医学院新生研讨课的重点。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医学博士庄翔教授与放射肿瘤学专家刘丽副教授强强联手、欣然接下新生研讨课教学工作,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化解医学新生的彷徨,帮助同学们稳稳地迈出“从学生到医生”的第一步。

领进门:快速融入医学生的角色

  在2018年课程开设之初,为了充分了解18岁学生的心理特点,庄翔与刘丽专程咨询了华西精神卫生中心和川大哲学系的教授,两人得到的答案是“混沌的英雄观”:他们渴望改变时代,或者时代为他们改变;同时又渴望改变自己,却不明确如何改变自己。

  对此,老师们确定了授课的重点:塑造同学们从医的价值观与使命感,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引导,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处理)对课程进行全程管理,帮助大家获得对医生这一特定职业身份的认知。

  “从学生到医生,首先要弄懂一件事——为啥要当医生?”在每年的第一堂课上,刘丽总会向大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这份工作就业前景好!”“医生工作很体面”“爸妈给我提的建议”“我身体不好,想当医生帮助其他人……”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大家明确了自己学医的初衷。“只有你真正搞清楚你为什么要当医生,才不会在未来学医之路的长途跋涉中迷失方向。”刘丽解释道。

  弄懂初心还不够,在课堂上,刘丽会和同学们一起观看医学相关的资料与影视剧,在观看中辅以讲解,以帮助同学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现实中的医生。

  无私奉献、自我牺牲并不是刘丽想为同学们展现的重点,她更愿意让同学们了解医生背后的迷茫与艰辛。她为同学们播放深圳卫健委庆祝中国医师节的视频、与同学们分享自己从医的成长经历、邀请援鄂医疗队的医护工作者讲述真实的工作情况……

  “就像视频里说的那样,当医生,艰难的不是某一时刻,而是整个过程。”刘丽说,“我想让同学们明白,医生,也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医生也会累,也会受伤,真正让这个职业受人尊重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苦难波折中依然选择救死扶伤的心灵。”

  细致的准备自然换来良好的课堂效果,上到最后,同学们往往眼含热泪。泪光晶莹中,一颗颗大爱无私的种子播种在同学们的心田,而属于医生的使命与责任也悄然落在稍显稚嫩的双肩……

实现进阶:养成医生的思维方式

  从学生到医生,还需要养成医生的思维模式。在授课中,刘丽也会从方方面面帮助同学们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如,讲到医患沟通时,她会举出具体的实例请大家发表意见。刚开始,学生会很自然地站在患者或者家属的角度表达他们的观点。

  一次,她举带孩子看病的家长例子,“家长抱怨医生看病速度太慢,大家怎么看?”同学们大都认为家长出于爱子之心而心中焦急,刘丽肯定了大家的想法,也同时指出大家思考的不足:作为医生,你需要对病人的身体负责。小朋友们有时对症状的细节描述不清,这时你就必须把情况了解清楚,以便后续进行相关的检查。

  “大家平时去医院都是以病人或家属身份来与医生交流,所以我会站在医生的角度给他们讲,对于同样的一件事,医生是怎么考虑的,这么想的理由是什么。”通过了解医生的所思所想,学生的思考角度自然会逐步向医生转变。

  相比于其他专业,医学类专业的课程比较繁重,一张医学生教材从地面摞到天花板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这也导致了部分新同学产生了先入为主的畏难情绪。对此,两位老师从专业医生的角度向大家解释了原因——医学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科学,作为一名医生,在平常的工作中免不了去跟形形色色的病人沟通。

  “因此,我们除了要掌握医学专业本身的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包括外语和计算机的知识。有时你甚至要给病人解释医疗费用的构成为什么不能报账。”刘丽表示。

4.jpg71925ed23851aca6239a2f3e21092c2.jpg

“情景化教学”之“问诊”和“查体”

  为了帮助同学们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两位老师引入了创新的“情景化教学”模式——课程后期,刘丽会从医院请来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作为课堂教学的“教具”,让同学们利用现有知识对病人做出初步诊断及后续处理,最后由她做出点评。

  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同学在面对“真正的病人”时往往束手无策,在病人描述症状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甚至有时做出错误的诊断。

  在点评中,她会提醒同学们医学专业知识在接触病人时的重要性。“如果你不了解这部分知识,你连问病人什么问题都不清楚,给出病人进一步的建议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刘丽提醒大家。

  “我希望那份面对病人束手无策的窘迫感,会长久地留在他们心里,化作提醒他们精进学业的警钟。”她衷心的说。

以人为本:锤炼医者仁心的职业素养

  在电子科大学医,强大的附属医院支撑起了教学的广阔天空,医工结合的发展趋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庄翔和刘丽用自身的经历、经典案例演示、SP现场体验、使用量表自测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医德就是长期的职业素养刻在灵魂里的烙印。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齐头并进是两位老师的授课信条,两位老师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观。

  课堂上,刘丽时常与同学们分享医学生涯中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我始终记得一位10多年前的病人,那是一对山村教师夫妇。丈夫得了肿瘤来治病,为了不耽误山里孩子们的学习,他拒绝了妻子的看护,选择让自己的父亲来照顾自己,让妻子在山村里接管自己的工作,继续为孩子们上课。尽管治疗过程非常痛苦,他却总是微笑着配合我们,不喊疼,不叫苦。

  在治疗成功的10年后,他带着自己的双胞胎女儿来看我,言语间没有对生活的埋怨,只有感激。他对我说:‘医生,谢谢你,如果没有你们全体医护人员的付出,我不可能有机会陪着女儿长大……’”

  每每讲到这,班级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份掌声,既是对病人对苦难报之以歌的真诚赞美,也是一份从心中生发出的对医者身份的自豪与骄傲。

  “我们看病的主体是人,而人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社会性,这就要求我们医生在更多的时候不能只关注疾病本身,却忽视病人自身以及身后的一些情况。” 刘丽解释道。

  作为世界医学协会制定并沿用下来的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生职业的圣典。两位老师富有新意地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对希波克拉底誓言内涵的解析,让学生体会到医德就是长期的职业素养刻在灵魂里的烙印。

  同时,老师们还会为大家讲解国家医学教育培养制度的变革,以此帮助同学理解国家对于人民医生的培养要求,了解国家医师法,并能做到坚决地执行,将依法行医的概念牢牢地烙印在学生心中。

  “我们希望通过对誓言和医疗法律的讲解,能让学生心里始终装着一杆秤,懂得面对复杂情况时如何保持平衡。在还没有完全踏进医疗行业时,就在心里把原则与底线立住、立稳,这样未来的路无论通向何方,都会明亮、坦荡。“庄翔说。

  “从学生到医生,最大的变化不是终于换上了那件白大褂,或是取得了一个‘大夫’的称呼,而是多了一种日积月累、扎实娴熟的能力,多了一份依法行医、生命至上的坚守,多了一个解人病痛、救死扶伤的使命。”这既是庄翔与刘丽身为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之语,也是作为医学前辈对未来青年医生的告诫之声。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