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装置艺术作品《路》所呈现出的画面信息,通过计算能驱动观者眼前青砖路面的轻微躁动;当观者靠近作品《肖像》时,在自动感知到观者接近的同时,并及时在正面显示出色彩明丽的人像;意在建立某种感知和信号互通的作品《感知信号》,让人联想到在未来社会人体和物质之间的联系也许能通过此种方式达到未知领域的共通……当“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将会擦出怎样绚烂的“火花”?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届科技艺术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给出答案——5月21日,该活动开幕式在成都市美术馆A馆举行。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川,成都市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李志权,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高校相关嘉宾,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120人相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文化盛宴的开幕。
两校第三次跨界合作
23件装置艺术作品出自师生之手
观者可以感受枯枝“弹奏”自然之乐,也可以用指尖“牵动”一座壮观的城市,又或是通过动动手,在面前的电子屏上画出瑰丽的线条,也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个“分身”,在起伏的青砖古街中穿梭……在成果展现场,一件件融入了“科技”与“艺术”,且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沉浸式体验的交互装置,带领观者体验着沉浸式和流动式,并极具科技感、艺术味十足的梦幻画卷……当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届科技艺术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在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主持下拉开序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成果展是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继第一届“破壁”、第二届“超验植入”之后的第三次跨界合作,得到了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指导。现场展陈的23件“科技+艺术”的装置艺术作品,均出自电子科技大学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与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之手,让观者沉浸式体验面向未来的科技艺术“范儿”,并直呼“炫酷”“过瘾”。
“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同样重要,优秀的工程设计离不开创造力与想象力,我校与四川美术学院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发展为途径,不仅提升工科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利于学子在探索美、发现美、创作美与呈现美的过程中,让美育与劳育融为一体。”曾勇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成果展是对两校联合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愿两校继续深入教学合作,为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碰撞创造新的可能性。”
“本次‘无界漂移’成果展是电子科大与四川美院打破地域界限和学科界限的生动体现,两校的合作教学独树一帜,为新工科、新文科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科技教育与素质教育共生发展的典型案例。”唐青阳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成果展分享两校跨越地域与学科的实践经验,共同探索连接科技与艺术的桥梁,达成学术价值与创新价值的传播推广与交流。”“本次成果展秉持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原则,是成都市美术馆践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积极探索转向融合,培育和展示优秀艺术人才、科技艺术创新成果的合作项目。”同时,李志权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围绕科技、艺术人才的联动培养,通过美术馆与高校、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深入合作,促进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的互动与交流,达成共赢。”
科技+艺术的可视化融通共生
让观者领略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艺术盛宴
当日的开幕式结束后,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成果展——作品《删除手机》通过激光传感抓取出使用手机的拿放动作;作品《知识就是力量》将巨大的拳头与金色小书在循环往复的运动中形成力与力之间的对抗;作品《二维码》将人们常见的二维码放大为大型雕塑,带给观者极强的视觉冲击;由四座散发着柔光的小型城市模块构成的作品《城》,当进入侦测领域的观者越多,基座的抖动就越加强烈……现场,多元色彩与赛博朋克的交融碰撞、科技+艺术的可视化融通共生,让人仿佛置身在一场缤纷又科技感十足的现代艺术盛宴中。
“不愧是‘成电’+‘川美’的联合展,科技与美碰撞出了艺术的火花,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元宇宙的世界。”“我最喜欢的是《城》和《相遇》,繁华的都市和《阿凡达》里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每一个装置随便一拍都很酷,每一张都可以当封面。”两校师生用自创自制的23件装置艺术作品,带给了观者一场科技与艺术的邂逅,让观者赞不绝口。“参加这次展览也是我第一次做跨界的尝试,这件外观最具科技感的作品,也是自己基于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理念,与同学联手交出的答卷。”作品《肖像》的创作者之一是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子袁浩楠,他向记者介绍道,“包括解决电路问题,组装硬件、软件、找场地、搭建都是我们团队不断地去讨论,一起努力协作完成的,非常有成就感,而且研究生的时候可能会考虑选择偏艺术一点的方向。”
“电子科大与四川美院以跨院校、跨专业的方式开展工科与艺术融合的人才培养实践,本次展览将在前两届取得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想象潜能、创造方法与生活镜像的直观呈现,展现打破科技与艺术界限后的‘无界漂移’新形态,更加强调科技艺术的开放性。”此次成果展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唐勇表示。“本次展出作品是电子科大2019年建设的‘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与四川美院联合教学与创作的最新成果,经过历届联展的迭代,今年的创作旨在引导学生共同反思当前科技浪潮与社会和民生之间的互动,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培养能力强、懂管理、有情怀的复合型人才。”此次成果展策展人、电子科技大学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负责人彭岷向记者介绍。
“在国家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导向下,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跨地域深度连接,在新工科建设和新艺科建设背景下,以电子科大iArt培养项目为抓手,开展跨领域、跨学科联合教学,不断实践科技艺术教学方法,持续产出具有艺术灵韵和科技洞见的成果。本次主题为‘无界漂移’的科技成果展正是两校在空间、方法与语境三个维度跨界融合的实质体现,为跨界合作、跨校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电子科大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本次展览自5月13日开展以来,前来参观体验、拍照打卡的艺术工作者、市民、学生络绎不绝,成为了天府艺术公园内的热门展点,“与科技艺术范儿的装置作品来一场交互体验”“近距离感受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更成为了时下体验科技文化数字生活的新方式。
“‘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强调‘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以海量的在线教育资源为依托、跨学科的综合项目为内容、校内校际校企间大量的师生互动和动手实践为手段,旨在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扎实且兼备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的全新型工程师。”电子科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辅修专业已与相关企业,以及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艺术类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共建课程、联合教学、联合创造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融通与优势互补。“每年,我校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教学与创作的成果都将以科技艺术联展的形式呈现,在成都与重庆分别展出,此前展览已于今年2月在重庆时代美术馆展出,受到了当地群众、观展者的广泛好评。本次在成都的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
报道链接:http://edu.china.com.cn/2023-05/22/content_85489658.shtml
编辑:赵海玲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