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计算机(网安)学院大三本科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上发表论文
文:智能协同计算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综合办 图:齐秋逸 来源:计算机学院 时间:2023-06-05 9597

  近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0级本科生齐秋逸的论文“Completion Time Optimization in UAV-Relaying-Assisted MEC Networks with Moving Users”成功录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TCE,中科院JCR 2区期刊)。TCE是IEEE旗下的学术期刊,于1999年开始出版,每年发行4期,稿件录用率大约20%。TCE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受到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点关注。齐秋逸为论文第一作者,其导师为智能协同计算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秦科教授。

图1.png

图1. UAV辅助中继的MEC网络

  该篇论文是齐秋逸同学在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领域的初次探索,文中提出了基于用户移动性的无人机(UAV)辅助中继的MEC网络框架(如图1所示),在该网络中UAV充当MEC服务器来辅助用户设备(UE)进行计算,同时充当中继来向地面接入点(AP)交付任务。当前对UAV-Based MEC的研究工作往往没有兼顾用户移动性、UAV中继属性与UAV的3D位置部署。该工作整合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网络框架,通过联合优化资源分配与UAV位置部署来最小化任务平均完成时间。文中提出了一种在线MEC网络调整方案,将公式化的非凸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如图2所示),并提出了基于逐次凸近似(SCA)的联合优化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文章还在任务分配规则、UAV飞行轨迹预测与UAV悬停高度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启发式结论,来降低原始算法的时间复杂性。该工作在UAV-Based MEC中有重要意义。其中,基于用户移动性的UAV辅助中继的MEC网络框架十分新颖,在其他MEC任务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2.png

图2. 将非凸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

  实验室简介:

  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机关布局建设的新型科研机构。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旨在打造智能协同计算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特区和开放协作平台,最终建成智能协同计算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验室重点布局边缘计算、协同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

  作者简介:

  齐秋逸,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0级本科生, 2021年加入实验室在秦科教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

  石拓,现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边缘计算。

  秦科,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最优化方法。

  罗光春,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决策。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130436



编辑:赵海玲  / 审核:李果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