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哲学导论”:助推“通专结合”的多维课程
文:罗莎 实习生 李可伊 刘玉婷 图:课程组提供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12-14 20885

  《哈佛通识教育读本》一书中指出,与强调学以致用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着重培养人“有效思考、交流思想、恰当判断以及辨别价值”四种能力,最终指向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实现知识交叉融合的完整的人。而这也正是学校开设“哲学导论”课程的核心目标。

创新课堂:点燃探讨热情,启迪独特思维

  为推进本科教育“通专结合”的培养理念,学校自2017年起正式建立哲学通识课程群,积极推动哲学与理工科交叉融合发展,并举办跨越“学期-选课-校际”的“哲学导论”课程学生研讨会,推进哲学有机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现实生活。

image.png

  学校哲学通识课程群包括四门课程与14名教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截止目前,“哲学导论”课程获校核心通识示范课、四川省线下一流课程等多项校级及省级认定;授课教师获得成电教学创新奖、课程思政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取得来自社会和学生的积极反馈后,为建设更具鲜明成电特色、匹配成电方案的哲学通识课程,课程组教师认真筹划和实施了课程2.0建设。

  开设课程研讨会是哲学类通识课程2.0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容碎片化、与生活疏远以及与科研隔离一直是“新工科”建设的哲学通识堵点,而课程研讨会的开设为解决这系列问题并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课程内涵魅力提供了方案。

image.png

  教学过程中,课程组通过广泛收集学生意见,形成在课堂的头脑风暴之外,还能主动结合理工科相关理论推进研究的共识,计划通过开设研讨会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交流、深入思考和研讨的机会,打造“基于经典阅读的全思维课堂”。

特色研讨:哲学、科学与生活的融会贯通

  哲学被称为“无用之大用”,通过哲学的思辨训练,往往能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粒思考的种子,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进而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

  课程组设计开展了跨越“学期-选课-校际”的“哲学导论”课程学生研讨会,这既是对学生研讨热情的回应,更是结合哲学学科特点,培养同学们灵活“用哲学”的能力。

  课程研讨会获得了师生的积极响应,不仅选课学生踊跃参加,还吸引了往届生与旁听生来到畅所欲言,探讨身边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角度分析文科科研、自我成长、爱情和电子学理论的产生等问题。

  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牛文龙尝试在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寻找社会科学中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并以“科学不应丧失‘生活意义’”为题作报告,报告中不仅归纳了胡塞尔提出的科学的三个危机,并结合研究实践反思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定量研究的抽象过程容易掩盖生活世界中充满意义的实践活动,从而让定量研究变成一种“通过计算的技艺去获得结果的单纯技艺”,产生研究意义的危机等。

  “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对此,牛文龙同学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要“接地气”,不能失去“生活意义”。

image.png image.png

  电子学院宋沛釜同学以“低头犁地,抬头望天”为题,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讲述哲学给予自身的勇气和智慧,分享了他从刚入校时面临重重困难到勇于直面挑战,最终获得了满绩并直博的优异成绩的过程,并讲述了这一过程中哲学所起的作用。他认为,自觉面向未来生活,是生命存在的原则;有能力并有机会为国家发展尽绵薄之力,是生命存在的意义;而正是哲学给予了他在逆境中成长壮大的勇气。

   “什么是爱?是否真正懂爱?怎么爱?”计算机学院的沈飞旭同学带来了《爱的艺术》读后感分享,并从弗洛姆的论点出发对这一话题提供了哲学解读,让与会同学惊讶于成电的“藏龙卧虎”,隐藏有哲学式解读“爱情”的高手。

  集电学院王世博同学带来了题为“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统一——哲学对电磁学发展的影响”的报告,他表示自己的选题得益于课堂上老师对“麦克斯韦为什么单单选择了法拉第的场论呢?”的解答带来的启发。他说,正是受到哲学观念的启发,麦克斯韦才在主流的“超距论”和几乎被遗忘的“近域论”之间选择了后者,并以“近域论”为基础先后提出了不可压缩流体的模型和惰轮模型,建立了科学的电磁场理论,发现了位移电流即电磁波。王世博同学将这种哲学影响电磁学发展的分析进一步推进,他认为奥斯特也是受康德哲学影响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有了整个电磁学的发展,以及最后麦克斯韦统一整个电磁场理论。

  在学生研讨会中,同学们激情洋溢、鞭辟入里的报告分析,既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哲学的深入理解,也展现出其将哲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生活结合思考的能力,课程组老师们也欣喜地发现,这种哲学与科学交叉融合的自觉,正体现了我校本科教育理念——“通专结合”。

 多维教学:理工哲学结合,智慧照亮人生

   “畏惧经典阅读、哲学内容抽象、哲学学习教条……”这些一直被视为哲学课程的学习痛点。为解决该问题并推进“学生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课程组教师郭芙蕊以“打造全思维课堂、将哲学思维融进理工科”为主要教学目标,并在近4年的时间里逐步推进。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维课堂的实现分为四步:从最初老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哲学思维方式,到用哲学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生活,再到揭示科学发展过程中哲学的作用,最后实现将哲学思维融入理工科思维。

image.png image.png

  富有挑战性的课程难度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活跃度,更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老师以著名哲学家及其思想为节点,从每个时代都拎了一条线出来,沿着这条线一路走过来,令我在每个节点都进行了身临其境的思考。”

   “每次课的课堂气氛都很好,令我在课后阅读哲学大师的哲学导论或哲学评述时,不再产生跳跃感和晦涩感。”

  “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我充分的肯定,这让我越来越自信,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了。”

  在实践中,举办课程学生研讨会是实现目标的辅助手段之一,而推进用哲学方法论反思理工科理论的“成电本科生人文科普”公众号运营,则是另一个坚持了3年多的重要手段。

image.png image.png

  运营公众号是哲学与科学相结合的重要实践环节,3年多的时间证明,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再停留于应对考试和科研,更能帮助非专业的大众提升科学素养,由此带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担当。

  “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亦是一种人生的生活态度。‘哲学导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向内找到“真”的自己,向外拓宽生活的广度与生命的深度。”郭芙蕊说。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