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资深首席专家李明华做客成电讲坛,在经管楼报告厅带来主题为“大力弘扬航天精神 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的讲座。
讲座伊始,李明华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历史发展概况。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首任院长为钱学森,是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系统和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也是“东风”导弹与“长征”运载火箭的摇篮。李明华说,中国航天是在隐痛与反思中诞生的。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断威胁要对我国城市进行核打击,这使得中央高层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必须拥有足以成为“杀手锏”武器装备:原子弹和导弹。随着1957年承载导弹研发的国防部五院的成立,中国航天由此应运而生。
在中苏蜜月期期间,两国曾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承诺给予中国研发导弹、原子弹方面的支持,但随后中苏关系的恶化导致苏联撤回了援助中国的导弹专家,并撕毁了先前签订的合同。在此困境下,全院上下“发愤图强”,在苏联专家撤走后仅不到三个月后就试飞成功了东风一号导弹,开启了中国航天自力更生的序幕。1999年美国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发生后,党中央果断决定开启我国高科技航天武器的研发工作,走上了国防强国、航天强国的征程: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长征五号遥四、遥五火箭实现天问探火、月面采样等,都是这一历史阶段的见证。
李明华为大家介绍了航天精神的内涵。他强调,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又成就了伟大事业。“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同由人民军队红色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组成的两大基因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奠定了根基。时至今天,热爱祖国的根本内核、改革创新的时代要义、自力更生的立业之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协同共建的大局意识、勇攀高峰的目标要求、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也已经成为了航天精神的共性特征。
伟大精神在于实践,李明华随后分享了实践航天精神的鲜活案例。梁思礼院士青年时就立志报国,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他86岁高龄时有关“火炬”的演讲感染了一代航天人;火箭心脏的焊接人高凤林可以完成厚度只有0.33mm的空心管焊接千余次,被誉为“大国工匠”……这就是老一代、新一代航天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而航天精神这种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精神也走出了航天,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完美举办作出了关键贡献。
李明华还介绍了他与“胖五”的故事。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发射340秒后出现故障导致发射失败。这个出现在新型发动机的故障十分复杂,并出现了不断迭代的迹象。在问题看似被排除,遥三的发射已经近在眼前之际,一次发动机测试的再度失败让身为第一总指挥的李明华力排众议,作出了改进发动机的决策,并在随后的实验中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最终在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圆满发射成功,908天的坚守终于化作了梦想实现的欣喜。
讲座最后,李明华为大家分享了他参与航天工作的几点感悟:没有比团队更强的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在投身自己的事业时,要做到激情永驻;咬定青山不放松,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强者都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航天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
编辑:张闻起 / 审核:刘瑶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