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实践】机电学院“点亮甲根坝”本硕博中外联合实践团赴康定开展社会实践
文:汪楚林,叶沐霖 图:范昊洋,李思雨,周冉,王乘帆 来源:机电学院 时间:2024-07-16 1569

  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9日-12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硕博中外联合实践团前往四川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坝镇开展“点亮甲根坝”主题社会实践。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学科优势与学生学术科研所长,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同频共振。

学以致用,点亮乡村振兴“致富灯”

  甲根坝镇亚弄村是电子科技大学定点帮扶的藏族村落,通过长期教育帮扶和产业支持,亚弄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村庄频繁出现的停电问题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和民宿旅游收入。

  为调研停电原因,实践队首先前往康定市驷马桥水电站,了解康定市水电发展历程及现状,参观水力发电设备、输电线路及智能监控系统,并与一线电力工作人员深入交流。随后,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了亚弄村输电线路、变压器等基础电气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并收集数据。综合调研结果,队员们从专业角度对当地出现的停电问题进行分析诊断,认为当地频繁停电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电力供应不足与电气设备老化,并为当地电气系统建设规划提供了建议。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更为亚弄村点亮通往兴旺的“致富灯”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1.png

实践队进行电力基础设施调研

慰问帮扶,点亮民族团结“暖心灯”

  亚弄村地处高原,藏族村民们的生活情况一直牵动着实践队员们的心弦。在我校派驻亚弄村第一书记李晶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藏族村民家中进行走访慰问。

  实践队成员与村民们亲切交谈,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收入来源及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给他们带去了生活物资。在前期调研中,实践队了解到藏族民房多为木质结构,存在一定的用电安全隐患,可能造成漏电、失火等灾害,极易威胁村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因此在入户走访时,实践队员们便专门针对村民家中的用电问题进行了排查和解决,并邀请藏族同胞共同录制了汉藏双语的《藏族家庭安全用电》宣传短视频。

  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将理论付诸实践,帮助藏族同胞们解决了实际问题,增进了与村民的感情,拉近了与藏族同胞的距离,努力点亮民族团结的“暖心灯”。

未命名.jpg

实践队在驻村书记带领下慰问走访村民

志愿宣讲,点亮藏区儿童“希望灯”

  为了丰富藏族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彰显高校教育帮扶特色优势,实践队员们发挥各自所长,在亚弄村村民活动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志愿宣讲活动,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科学与文化主题讲座。

  学院本科生周冉同学以“认识二氧化碳”为主题,带领青少年学生共同完成科学小实验,讲述了二氧化碳的作用与危害,向藏族同胞宣传了国家的“双碳”政策,为藏族青少年种下了努力学习本领、爱护生态环境的种子。实践队的两位留学生为青少年们带来了“趣味英语小课堂”,通过集体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文化交融。

  在活动中,藏区儿童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和眼中对未来的憧憬让实践队员们感到无比欣慰,志愿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也为他们点亮了走出大山的“希望灯”。

未命名2.jpg

实践队开展志愿宣讲及趣味活动

  青年一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充分发挥各自所长,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积极探索了文化传承、数智帮扶与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在实践中做到了真学实干,在“行走的思政课”中用脚步践行时代之梦,为乡村振兴贡献机电青年的青春力量。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