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全育人】校团委:坚持守正创新,在“五育”并举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校团委 时间:2024-10-08 16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应该着力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中积极发挥共青团育人优势,动员引领高校团员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

  电子科技大学团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系统化主题教育、特色化科创教育、品牌化素质教育、精准化实践教育,在“五育”并举中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独特作用,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

德育为先

聚焦思政引领开展系统化主题教育

1.png

  夯实课程体系建设打牢理论基础。探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思政课程教研联动机制,将共青团实践教育案例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转化为“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田间地头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探索将社会实践和思政教学环节融合打通,推动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打造特色的“青马工程”培养方案,做实挂职环节,推进“青年实干家计划”和“青马工程”贯通实施、衔接培养,提升培养质量。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树立远大理想。出台《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实干家·科创先锋计划”》,选拔了一批研究生赴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开展实岗挂职锻炼,推动将研究生学术工作与挂职任务相结合,梯队化做好“青年实干家”人才储备和队伍建设。以青年教师、青年学生、青年校友为三个类别,组建电子科技大学青年讲师团,结合学校学科背景和建校历史,深入挖掘宣讲内涵和特色。建立共青团荣誉奖励体系,以学校党委印发《电子科技大学共青团荣誉奖励管理办法》,激励有关青年学子在“五育”并举中全面发展。

  凝聚育人合力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发挥研究生群体学术特长,每年组织开展示范领学、结对共学活动150余场。“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四川省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在我校圆满举办。校院两级团每年组织举办青年五四奖章宣讲、青联大讲堂、百姓大讲堂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200余场。

智育为本

立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特色化科创教育

2.png

  实施培育计划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制定“旸谷青年科创培育计划”,以课程、活动、项目为抓手,打造“课程-实践-转化”全链条科创培育。开展“青创讲坛”、青年科技作品展、大学生微创业行动等校园科创活动,营造校园青年科创文化,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创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融合。

  做强科创赛事锤炼创新素养。建设“激励+考核”制度矩阵,从学院、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提升科创赛事的覆盖广度、参与深度和保障力度。协调国家大学科技园在蓉的5个园区为青年科创竞赛项目培育和转化提供全口径、全周期“专业陪跑、深度参与、全面服务”。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逐步搭建“1+2+N”科创竞赛工作体系,汇聚优质青年科创项目,构建科创项目池。

  构建科创生态推动青年科创成果转化。成立“青年科创中心”,联合“校、地、企、产、金”五路资源,实施“六个一”计划(打造一个优质科创项目池,组建一支高水平导师团队,设立一支专项孵化基金,建设一组转化培训服务课程,组织一系列专题对接活动,开展一系列特色科创赛事),精准服务青年师生科创成果转化。

体育和美育为题

围绕身心健康开展品牌化素质教育

3.png 

  加强社团建设丰富校园精品活动。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支持力度,推出“学生社团发展支持计划”,形成“团委指导、社联搭台、社团唱戏”的联动格局。持续打造社团文化艺术节、科大达人秀、荧光夜跑等校园品牌活动,每年活动覆盖近20000人次。

  协同各界力量支持青年成长成才。发起成立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发展基金,探索建立共青团筹措社会资源工作机制,有力支持学生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普惠性需求。承办央视体育频道主办的“羽动校园——央视体育校园行”活动,近百名师生与世界冠军鲍春来、杜玥共同推广汤尤杯。

  挖掘学校故事打造成电青年文化。持续建设新媒体矩阵,结合青年教师、青年学生、青年校友打造“青年风采”系列报道。结合世界读书日推出“成电青年之声”有声栏目。指导和支持学生围绕“青年洞见”策划打造特色文刊。

劳育为要

着眼责任意识开展精准化实践教育

4.png

  开展高质量社会实践强化使命担当。加强校地企联建,建设一批优质稳定、双方共同投入的社会实践基地,并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基地推荐转化为劳育基地。积极组织开展“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足迹”“电子信息+乡村振兴”“研究生进大院大所”等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深入挖掘劳动育人要素与内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身体力行、发挥作用。

  建设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塑造奉献意识。近2年组织2000余名成电“小青椒”倾情服务在蓉举办的各大国际国内赛事会议。发挥电子信息领域特色优势,开通全校学雷锋志愿服务专线。贯穿全年开展一系列小而实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面向社区中小学生持续开展 “智慧课堂”。连续12年承办中科协和教育部主办的青少年科学营,获评“十周年优秀组织单位”。

  组建高水平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国家需求。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成立四川省“跨媒体自主智能”青年突击队,以科技创新集智攻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服务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组建高素养的研支团到贵州岑巩、四川康定等地支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LpYQUOEB_eiTUhYQXkUng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