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网:青年心中有丘壑 电子科大学子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文:王李科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10-22 3779

  三年前,背着梦想的行囊,叶铭走进了电子科技大学,开启了属于他的青春旅程。“自入学以来,我一直坚信勇敢试错是完善自我定位的必经之路,而我也一路积极实践,并保持着敏锐的自我觉知,力求能在专业领域、学生活动等各方面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改变,最后能自洽而后行,以自己温和而笃定的方式向外界输出自己的影响力。”回顾过去三年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求学生涯,读于该校自动化工程学院2021级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叶铭这样总结道。自成为“成电人”那一天开始,正是这种自我超越的信念,驱使着他在学术科研、科创竞赛、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17500386_e881fd48-fa3b-4065-9916-aa6c62

  前三年推免综合成绩95.08,专业排名第一,GPA3.99;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曾带队完成多项科创作品,获华为ICT大赛国家级二等奖(排名第一),并两次入选校院新工科成果展;主持大创项目成功结项,一作和二作论文分别在中科院一区SCI顶刊Neural Networks上发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校期间踏实努力,勤奋上进的叶铭多次获得各项荣誉,让奋斗成为了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117500386_dac94bbd-9fda-47f2-8650-779a82

  勤学善思

  竞赛铺就求知路

  “真正的学习不仅仅在书本中,更在实践和探索中。”叶铭以此自勉,即使大一上学期期中考成绩在年级中排名仅为前50%,在学习委员的队列里更几乎是吊车尾,他也从未灰心。在同期进行的院新生电设赛中,他以队长身份带领团队取得赛道最高分,更将作品带到了该学院新工科成果展上,向时任该校校长的曾勇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科创作品。

  “竞赛的实践能弥补课业上知识的枯燥,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紧张的期中考和比赛结束后,叶铭及时调整状态,查缺补漏,最终在大一学年结束时取得了专业前3%的优异成绩,并凭借丰富的竞赛实践经历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到大二时,他已能在华为ICT大赛中带领团队取得国家级二等奖,并在大三结束时以推免成绩专业排名第一的佳绩再次证明了自己。

117500386_bffcd477-3031-4df7-a704-b06fc0

  求实创新

  科研攻坚步步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叶铭深知作为一名本科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科研之中,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此,在科研方面,叶铭不断突破着自我,力求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大一寒假,叶铭主动调研家乡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独立完成了从联系当地企业到最终形成2万字调研报告的全部流程。随后,他加入旸谷学生科创团队,深入参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研究。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人,他坚持每周组织团队成员与导师、研究生学长进行讨论,并根据成员特点合理分配任务,最终在中期、结题时均完成了超2万字的报告,项目资料累计超过十万字。为了开阔科研视野,他还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西湖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进行思维碰撞,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自我。

  “科研让我不断感受到挑战和探索的乐趣,但我也深知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叶铭回忆起科研攻关的日子,坦言无数次面对知识不足的瓶颈,也曾因为实验不理想而感到挫折,但他始终相信,正是这些挑战推动着他不断成长。为了入门机器学习领域,叶铭先后学习了冈萨雷斯教授的《数字图像处理》、迈克尔博士的《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十余本中英文专著,并坚持阅读英文文献。从以二作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MSSP发表论文开始,他的科研思路逐渐系统化,并于半年后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区SCI顶刊《Neural Networks》上发表论文。

117500386_aa43ed3c-b943-46ac-ba87-34ec28

  笃行致远

  会担当显风采

  “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的延续。”在社会实践中,叶铭不断探索个人与社会的连接。他曾主持和参与多个调研项目,总计行程达100公里。在横跨川渝贵的调研中,他担任活动场记和微电影策划,参与推出19篇报道,并获评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在实践中,我学会了聆听时代的声音,也更加懂得如何在个人与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些经历让叶铭深刻感受到社会发展的脉搏,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学生工作中,叶铭曾担任行政班学委,组织英语四六级模拟考试和专业讲座,帮助班级同学共同成长;在“求见校园文化生活刊”项目中,他从策划到执行全程参与,推动刊物的成立与发展,举办了“求见校园文化周”等活动,公众号关注量超1000,阅读量超过13000次。他感慨道,“求见是一个平台,也是一种态度,我们希望通过它传递感知自我、感知生活、感知他人的理念。”

  作为一名追求全面发展的青年,叶铭还在文体活动中展现出了多方面的才能。经过四次选拔,他成功入选了以培养创新领军人才为导向的“栋梁工程·校立人班”,并在其中担任宣传组场记和新闻撰稿人。他还在第二届成渝青年模拟联合国大会中荣获“最佳风采奖”,通过这种特殊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同时,他坚持每周三次环校夜跑,并在“成电杯”校园定向赛中名列前8%。他相信,良好的体魄是追求精神力量的基础,“不仅文明其精神,也要野蛮其体魄。”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展望未来,叶铭希望能继续在学术科研领域深耕细作,同时通过实践与社会服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勇于突破,迈开‘求实求真’的步伐,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追寻更大的作为。”叶铭不仅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看到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更看到了一个新时代青年的无畏追梦。(王李科)


  报道链接:http://edu.china.com.cn/2024-10/22/content_117500386.shtml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