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强有我”宣讲团开展沂蒙精神宣讲志愿活动
文:自动化学院 图:自动化学院 来源:自动化学院 时间:2025-04-01 1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近日,2024年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强有我”宣讲团采用“线下宣讲+线上传播”的立体化模式,开展了11场志愿宣讲活动,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讲述,以青年之声搭建起跨越时空的理论宣讲桥梁,为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注入了青春活力。

云端研习淬信仰,线下研讨铸初心

为了深入学习和感悟沂蒙精神,宣讲团重温沂蒙历史,通过线上VR技术“云端”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文物承载的军民同心记忆与沂蒙人民英勇抗敌的革命故事。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宣讲团成员还通过多次专题研讨,深化对沂蒙精神内涵的理解,明确创新宣讲方式的实践路径。研讨过程中,团队系统梳理精神脉络,提炼“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等核心要素,为讲好新时代沂蒙故事奠定理论基础。


4C84E

党团阵地传火种,红色基因续赓扬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自强有我”宣讲团成员走进基层党团支部开展宣讲活动。

在电子科技大学第十六期三院(自动化、英才和基础院)联合分团校中,宣讲团讲师苏怡梦以“红色精神的传承与时代交响”为主题,深入剖析沂蒙精神核心内涵,阐释其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并鼓励大家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秉承先辈意志,勇于担当,积极进取。

在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2023060904团支部、2024060909团支部和本2023060903团支部中,“自强有我”宣讲团围绕“弘扬沂蒙精神”主题,通过红色故事讲述与精神内涵解读,引导青年学子积极弘扬沂蒙精神,将沂蒙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自觉传承沂蒙精神这一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以科研攻关锤炼奋斗品格、以服务实践厚植为民情怀,让其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芒。

586B3

青春校园话峥嵘,薪火相传启新程

寒假期间,宣讲团依托“寒假母校行”活动走出大学校园,讲师张富涵、谢晋飞、王佳怡分赴郑州外国语学校、安康中学高新分校及吉林省白城一中开展沂蒙精神宣讲。讲师们通过历史影像资料与图文展示,带领师生重温沂蒙革命老区的峥嵘岁月。同时,他们通过讲述当代沂蒙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奋斗故事,展现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三场宣讲活动反响热烈,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并围绕“如何在学习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主题与讲师深入交流。此次沂蒙精神 “寒假母校行” 活动的成功举办,将“水乳交融"的革命情怀转化为青春养料,在校园沃土中孕育精神新芽。

3E38B

社区巷陌润民心,精神扎根映丹心

“自强有我”宣讲团突破校园边界,以青春动能打通红色精神传播“最后一公里”,在课余时间先后走进河南济源沁园社区、四川内江赵家坝社区、成都高新顺江社区,开展“青春之声进社区,沂蒙精神永传承”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沂蒙精神的内涵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社区居民,让红色基因和精神力量深入基层、浸润民心。

活动中,宣讲团成员从历史维度切入,结合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的孕育过程,以及新时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实践案例,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交流,将沂蒙精神内涵转化为百姓听得懂、能共鸣的身边故事。活动通过搭建校社联动的精神纽带,让沂蒙精神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焕发时代生机,为社区注入青春力量。

39086

数字浪潮载红韵,云端火种燃四方

沂蒙精神宣讲团积极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构建“视频+图文”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 “线上 + 线下”融合模式深化教育成效。

团队精心制作的宣讲微视频和活动总结视频,在B站官方账号和成电auto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借助短视频形式,打破时空界限,让更多的群体接触并理解沂蒙精神。同时,宣讲团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成电auto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沂蒙精神相关红色故事和专题文章,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

3CBD2

目前,“自强有我”宣讲团已深入党团支部、社区及中学线上线下开展了11场宣讲宣传活动,发布10篇推文新闻,制作宣讲微视频和总结视频2部,辐射人数超1000人,实现了红色精神从校园讲堂到街巷院落、从线下宣讲到云端互动的多维渗透。

宣讲团以“青春之声”搭建红色传承桥梁,用“立体传播”激发时代精神共鸣,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基因永不褪色、沂蒙精神永放光芒。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