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生党员谈作风】陆荣洋:学生党员的作风锤炼之路
文:张金花、陆荣洋 图:陆荣洋 来源:党委学工部 时间:2025-04-23 171

编者按:作风是灵魂的温度,是信仰的窗口,更是红色基因的生动注脚。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帮助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承优良传统、锤炼坚定党性,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推出“学生党员谈作风”专栏,以身边人的感悟和认识教育引导学校青年把“请党放心”的誓言化作“强国有我”的行动,用实践书写新时代青年的青春考卷。

d16a9722f76fdc12a6c28eebc907a40.jpg

本期主讲人:陆荣洋 学校党团思政先进个人、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自强有我”师生宣讲团成员

宣讲主题:学生党员的作风锤炼之路


亲爱的同学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学生党员来说,这既是思想上的“清醒剂”,更是行动中的“指南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我想通过分享身边人的故事,和大家一同思考学生党员应当如何锤炼过硬作风。

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是作风锤炼的根基。自动化学院有这样一位师长,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先进技术从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要让每个算法收敛于民生所盼、国家所需。汶川特大地震后,程洪教授面对截瘫患者急需康复设备的困境,毅然投身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从零开始的学科交叉谈何容易?为了让设备精准舒适,他带着团队跑遍医院社区,把患者需求当作研发的“第一标准”。最终,所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走进数百家医院,让数万人重新站立,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或许还没能力搞大科研,但程教授这种把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强国的信念,正是我们应该传承的。认真对待每次实验、每份作业,用求实求真的态度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就是我们作风锤炼的起点。

基层服务的实践磨砺,是作风锤炼的课堂。党员陈坤是大家身边的“行动派”。他大一便主动加入至微公益团队。三年时间,从成员到队长,为乡村儿童开设多样化课程,累计服务560小时,推动教育公平。他说:“改变可能很小,但每一点努力都值得。”在他的感染下,我参与了成都大运会志愿服务,每天维持秩序、对接需求,累但十分充实。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让我更深地理解国情民情,也让服务意识不断强化。作风过硬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像陈坤这样,在基层调研和志愿服务中“磨”出来的。

先锋引领的行动自觉,是作风锤炼的价值升华。去年暑假,我和“自强有我”宣讲团的伙伴们带着西柏坡精神到四川和贵州多地,线上线下给千余人宣讲。从写稿到走村入户,从校园到社区,我从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带着“让信仰穿透人群”的信念与伙伴组队前行。我想“先锋”的意义从不是一个人做得多好,而是能带着一群人一起向前。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既要学榜样,更要成为“榜样”:或是牵头组建学习小组,或是带着同学做公益。党员的作风,展现在主动担责的身影里,更在带动更多人同行的脚步中。

同学们,作风锤炼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自我革命,学生党员的作风锤炼始于理想、成于实践、久于传承。让我们以“求实求真”的科研精神攻坚克难,以“大气大为”的使命担当服务人民,在作风锤炼中答好青春答卷,让党员风骨在时代浪潮中挺立潮头!


 征稿启事 | “学生党员谈作风”专栏,期待你的分享!

亲爱的党员同学们:

投稿通道已开启, “学生党员谈作风”专栏期待你的加入!

无论是重温先辈“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作风故事,或是发现同龄人“担当奉献、知行合一”的青春身影,还是结合学习生活谈出你的作风思考与行动,欢迎用你的笔触,记录成长中的作风感悟,让信仰的力量在校园接力传递!

期待你的来稿与分享,欢迎随时投稿!

投稿要求:

将宣讲文字(800字左右)发送至邮箱3511754763@qq.com,邮件标题注明“学生党员谈作风投稿+学院+姓名”。

优秀稿件将进行展示,期待您的参与!

编辑:刘瑶  / 审核:罗莎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