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4月22日,时值第56个世界地球日,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此青绿”本硕博宣讲团成员、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党员骨干、小文班成员,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区园)的老师,走进中国知名遥感学家李小文院士的母校——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共同举办“传承薪火 守护地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宣讲暨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长罗宇在致辞中追忆了李小文院士的事迹,鼓励同学们以他为榜样,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习和继承科学家精神,让小文院士的精神薪火相传。她表示,协进中学的老师们也会继续坚持“以爱育才、以严砺志”,营造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育人环境,以宽严相济的育人智慧为同学们撑起成长的天空。
两校学子展演了编排的《李小文院士的故事》情景剧。资环学院小文班同学演绎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李小文院士团队积极响应需要、多方寻求资源助力抗震救灾工作的故事,以及因为遥感未能在震后第一时间发挥应有的信息搜集作用、指导救灾而发布“遥感道歉”博文的故事。
“当时受限于技术条件和气象条件,我国遥感人无法及时获取遥感影像指导救灾,而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全天候获取遥感数据,构建应急响应机制。”资环学院“资此青绿”本硕博宣讲团成员、2024级硕士研究生党员杨舒雅同学为协进中学的同学们介绍了遥感的定义、分类与应用,详细讲解了无人机遥感和卫星遥感两类应用形式,以及卫星遥感在生态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宣讲团成员、2022级遥感专业本科生党员韦正颖同学以火爆全网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呈现的高度还原的中式古建筑为切入点,结合正在参与的学院“三维虚拟校园”科研育人项目,向同学们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小尺度范围的应用。宣讲团成员、2024级研究生党员冯南杰同学介绍了人工智能+遥感科学在森林火险预防、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在互动交流环节。有同学表示将来想学习遥感专业,现在需要做什么准备,选择哪些课程;有同学想了解遥感如何与和当下热门的AI结合;有同学想了解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在服务国防方面的区别;还有同学表示要努力学习,进入到成电学习遥感。宣讲团的成员们为他们一一作答。
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翔在总结时表示,大家将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参与者、亲历者, 希望协进中学的同学们牢记校名“协同一致、努力奋进”之意,希望资环学院的同学牢记“将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服务于地球科学相关学科”的创院初心,接好前辈们的接力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本次活动是学校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通过激发共鸣、普及前沿科技知识,促进了大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知识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激发了青少年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家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