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医学院林桐榆教授、洪煌明教授团队领衔中国原研EZH1/2抑制剂HH2853实现r/r PTCL治疗新突破
文:刘仕旭 来源:医学院 时间:2025-04-30 498

       近日,医学院林桐榆教授、洪煌明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国内多家单位,在本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发表了国产原研EZH1/2抑制剂HH2853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的Ib期临床研究成果。本研究在中国15家中心同步展开,纳入34例r/r PTCL患者,在多种PTCL亚型中展现出卓越疗效,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7.6%,完全缓解率(CR)29.4%,且毒性可控,为r/r PTC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5327942430f7dfa56a8f3d98a4c2af52_bd198.p

  挑战治疗困境:PTCL治疗现状亟需突破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强、侵袭性高的淋巴瘤亚型,整体预后较差。常见亚型包括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等。即使经过标准一线治疗,许多患者最终仍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而对于复发/难治PTCL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仅约6个月,亟需探索新型治疗模式。近年来,尽管JAK/STAT通路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及免疫治疗等新兴药物不断拓展了r/r PTCL的治疗选择,但仍远未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开发新一代高效精准治疗药物,已成为亟待突破的重要研究方向。

  锚定EZH1/2:为PTCL挽救治疗提供中国方案

        HH2853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EZH1/2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卓越疗效,且已在实体瘤I/II期试验中证实安全性良好。本项Ib期临床试验采用剂量递增和扩展设计,纳入全国15家区域医疗中心的r/r PTCL亚型患者。

       在34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尽管大部分患者对既往末线治疗耐药,HH2853依然展现出显著抗肿瘤活性,在23例(67.6%)患者中观察到客观缓解(ORR),其中29.4%达到完全缓解(CR)。疾病控制率(DCR)达73.5%,中位缓解时间(DoR)为14.8个月。值得注意的是,在AITL亚型患者中,HH2853疗效更为显著,ORR高达86.7%。

301739e18afeaa9961803fed2f0a6c97_bd198.p

8675a3ad2703fde9c09572ab57647765_bd198.p

图1. HH2853治疗r/r PTCL肿瘤缓解最佳总体反应及分组统计图

   毒性可控:良好安全性及耐受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在本项研究中,HH2853总体毒性可控,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研究中≥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包括血小板减少(20.6%)、中性粒细胞减少(20.6%)、白细胞减少(17.6%)等,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支持治疗或剂量调整得到缓解。研究药物相关治疗中断率为41.2%,剂量减少率为23.5%,治疗终止率为2.9%,整体上,HH2853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98a13b1f4889ea400977fb0c642d1cd3_bd198.j

图2. HH2853治疗r/r PTCL不良反应统计图 (上图TEAEs,下图TRAEs)

  面向未来:II期临床试验加速推进,开启治疗新篇章

       凭借优异的初步疗效和良好安全性,HH2853已启动针对r/r PTCL更大规模的II期注册临床研究,目前已初步完成研究入组,将进一步验证其在各类PTCL亚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未来,HH2853有望为全球r/r PTCL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ce6b69bcbb6e4997eb6f0710b920f149_bd198.p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林桐榆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洪煌明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泽耿博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智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志刚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同时,该研究入选美国ASH(美国血液学会)大会口头报告,研究结果引起国际关注。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