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电子科技大学新工科2.0 “ECE领军计划”高位启航
扎实基础 破壁集成 兴趣驱动 自主设计
文: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时间:2025-05-19 902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在这种背景下,“新工科2.0”人才培养如何谋新篇、开新局?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快速反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推出了更高阶、顶配版的“新工科2.0”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ECE领军计划”,并即将于2025年开始正式招生。

3f1f883931586509e158b2d2e1b96e6c_e0ab1.j

d8df975caeafb1c2686334760b963fda_e0ab1.j

2025年3月27日,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暨本科教育大会,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工科2.0和ECE领军人才培养新范式改革

        该计划的全称是“电子和计算机(ECE)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将聚焦电子和计算机优势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通过前沿性、攻关性和重大需求性“大科研”培养“大人才”。

        该计划将采用“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通过“高考招生+进校选拔”结合的多元选拔方式,每届培养学生不超过150人。

 学科交叉再度升级  资源顶配融合培养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加快培养电子信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电子信息领域重要的高新技术源头、创新人才基地,电子科技大学责无旁贷。

面向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需求,学校多年来持续探索完善贯通融合、迭代升级的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已构建了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课程体系、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和优势集聚的人才培养环境。

但这并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终点!

2025年3月,学校在深刻把握国家战略急需和未来前沿科技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推出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ECE)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即“ECE领军计划”。

fd843767554a5847a3fcc3cd2b3ed8bc_e0ab1.j

1260cbaa78ff7a111ab1c2f2a42866df_e0ab1.j

学校组织专家、相关学院开展多轮 “ECE领军计划”培养方案制定研讨会

该计划充分结合了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汇聚并完整覆盖了未来电子信息技术、前沿微电子技术、智能信息科技、先进材料与器件、先进系统制造等ECE优势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标准之高、规格之高、起点之高,是其他人才培养计划前所未有。

与此前的一两个学院、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模式所不同,“ECE领军计划”在更广、更深、更前沿的领域锐意“破壁”出新,实现在前沿性、重大需求性和攻关性“大科研”中培养“大人才”。

目前,该计划以全程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的“大科研”为轴心,已融合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9个学院共同建设综合集成科研育人平台,重构出了一个兼具基础性、前沿性、跨学科、交叉性、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全新培养体系。由英才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落实培养过程和教学管理。

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黄廷祝教授表示,该计划是新工科2.0建设的重要举措,举例如下:一是全面建设高质量与扎实的数理基础和领域共性基础高阶课程体系;二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三是兴趣驱动的多次多元选择;四是全面升级体系化的综合集成科研育人大平台;五是所有学生兴趣驱动的自主设计修读课程体系;六是向学生全面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七是合理的学业评价机制;八是本硕博贯通培养。

 “科研育人”计划全面升级贯通 进阶挑战更入佳境

自2025年3月以来,学校在“落地、落实、落细”上下功夫,紧锣密鼓推进“ECE领军计划”落地实施,组织相关学院负责人、科研育人项目负责人、学科专家等深入研讨,精心制定了完善的培养方案。具体而言,该方案在课程体系上包含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夯实ECE领域数理基础和共性基础。专家团队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新设计开发了交叉性数理基础课程,重构了面向科技前沿的高阶核心课程。

在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将强化共性核心基础,修读全部由教学名师和学术带头人建设和授课的数学和物理高阶核心基础课程、核心通识课程、人工智能基础课程、领域高阶核心基础课程。

到了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将以技术方向和“大科研”为轴心,深度对接科技和产业前沿,学习领域与技术方向的核心课程、前沿课程和本研衔接课程。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校不仅向该计划学生开放全校所有优质示范性课程,而且每位同学都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自主设计专业课程模块,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18个优势本科专业中确定本科毕业专业。

第二条主线是全新设计的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在一起做科研”项目体系。

以“大科研”引领的“项目式学习”和以杰出人才引领的“科研探索”,是该培养体系的鲜明特色。9个参与学院以大科研团队为主体,将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大工程与科学问题,转化设计为本科生探索实践与挑战的项目式课程,并按学生年级组建优质项目库,形成了“通感算智融合”“集成智能微系统”“太赫兹通信系统设计”等跨学科交叉、大科研转化的进阶式、挑战性项目课程体系。

学生可不受专业限制,完全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任意领域的项目,全过程在跨学科、跨学院的丰富资源中解决真问题、锤炼真本领,真正实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在一起做科研”,双向奔赴、共同创新。

第三条主线是强化跨学科课外创新实践与课内项目探索的协同。

其中,面向本科一年级的“跨学科交叉的新生课外年度创新实践计划”,让参与计划的每位学生一进校就能在鲜活的创新实践中,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增强创新创造的勇气,收获赢得挑战的喜悦,并初步形成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本科二年级开始,学生将全过程参加“科研训练与科技竞赛体系”的培养锻炼,纵横驰骋“校-省-国”三级科技竞赛,在优秀学术人才的指导下,不断增强探索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综合改革保驾护航 协同发力共育英才

为了给“ECE领军计划”保驾护航,学校还从机制创新、资源协同、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深化综合改革,协同发力、共育英才。

在评价机制上,该计划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精心设计并纳入学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推动各部门、各学院增强改革动力,拿出“硬举措”,形成“好成效”。

学校还成立了管理工作组,构建跨学院、跨部门、跨学科协同工作新机制,创新性实施“大团队、大科研、大人才”全校一体化清单制,最大力度汇聚全校最优资源,真正突破学院学科壁垒,全方位推进育人要素共建共享。

目前,该计划已快速引入政产学研各方资源,充分整合转化校内外一流科研资源,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汇聚了一批最具想象力的国际顶尖人才和一流学者,建设跨学科的“大科研”育人平台,以教学、科研“双高”,支撑ECE领军人才培养。

学校也进一步优化了符合拔尖人才培养规律的多元培养机制。一方面,打通了本硕博各个阶段,以学期作为培养节点,实现本研贯通无缝衔接。另一方面,兴趣驱动,为学生提供多次自主选择优质课程与项目资源的机会,自主选择选择技术领域、科研育人计划的机会,以及自主选择本科毕业专业的机会。

 “ECE领军计划”是新时代跑出成电“加速度”的“第一棒”。学校将不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水平,奋力书写“教育强国,成电何为”的精彩答卷。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