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月16日,由电子科技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中英教学、学习与教育技术会议”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以“教学、学习与教育技术研讨”为主题,旨在促进跨国高校间的合作创新,为全球教育体系在AI冲击下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来自国内外相关高校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育技术革新与跨国教育实践。
本次会议联合主席、格拉斯哥学院中方院长朱策教授和英方执行院长David Young教授以及学院党委书记邸爱英教授分别致欢迎辞,会议由执行主席Dr. Wasim Ahmad主持。
在首轮报告环节,电子科大李俊宏老师以《“双导师模式”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应用——虚拟导师欧拉与真人教师协同教学》为题,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师文远老师以《中英学生工程教育合作项目中的生成式AI引导式教学》为题,分享了跨文化教育场景下AI技术的融合应用;成都理工大学外籍教师朱乔·沃克尔(Joojo Walker)以《基于生成式AI的以学生为中心网络安全教育框架——FRAME模型解析》为题,阐述了智能教育框架的构建思路。
在特邀报告环节,电子科大徐世中教授以《从技能培训到认知升级:AI时代工程教育者的教练技术实践》为题,介绍了学院在AI背景下的教育转型探索。丽贝卡·瓦克林主任与孙怡群副教授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战略规划到课堂创新的协同演化》研究报告,系统阐述了跨国高校AI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策略,还展示了生成式AI工具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创新应用案例。罗吉尔·吉拉伯特讲师的报告《解码教育数字化转型:任务型设计中AI语言模型的融合实践》聚焦语言教学领域,介绍了一款结合NLP与LLMs技术的任务生成工具(taskGen)。
在专题工作坊环节,格拉斯哥大学学术与数字发展中心金伯利·戴维斯博士(Kimberly Davis)主持了题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包容性评价体系协同构建》的研讨。
主题演讲环节,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专家迈克·夏普尔斯教授(Mike Sharples)受邀发表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教学变革》的主旨报告,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在教学创新中的前沿实践与思考,指出生成式AI(如ChatGPT)正以教学助手、协作者和动态评估者等多重身份重塑教学生态。
电子科大格拉斯哥学院何树燕老师以《第二语言学术写作中的三方反馈机制构建——整合电子档案、生成式AI与教师指导的协同模型》为题,就语言教学创新实践展开专题报告。最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瓦西姆·艾哈迈德(Wasim Ahmad)教授与李冲教授(Chong Li)围绕“利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促进全球参与及真实性评估”一题展开讨论。报告结束后,参会者围绕技术应用场景、教学实施路径等议题展开积极互动,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会议现场还展出了部分论文海报,作者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围绕AI教育研究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高校教育教学如何适应AI时代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势与发展方向。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