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资助人员名单,全国博士后设站单位共有500名博士获选。电子科技大学有7名优秀博士后荣获资助,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技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至此已累计52名博士后获选“博新计划”,已出站“博新计划”入选者有6人成长为国家级青年科技人才。
序号 |
姓名 |
一级学科 |
合作导师 |
1 |
海宇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杨建宇 |
2 |
樊涛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刘永坚 |
3 |
孙建旭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邓龙江 |
4 |
汪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李言荣 |
5 |
钱心缘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李洪伟 |
6 |
张九思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程玉华 |
7 |
周腾 |
力学 |
王文正 |
(排名不分先后)
国家“博新计划”(国家资助计划A档)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争取加速培养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给予“博新计划”入选者每人每年28万元的资助(另外配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每人8万元),资助期为2年。
电子科技大学作为1985年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现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在站博士后约1200余人。近年来,学校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学校实施“高质量博士后建设工程”,助力博士后成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后备军、科研队伍的生力军、人才队伍新窗口。出站的博士后有成长为院士、杰青、青拔等国家高层次人才,有一大批成为产业创新一线担当重任的工程师和知名企业家。
我校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博士后简介
海宇博士,1995年10月出生,2024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杨建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分辨率雷达成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等本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5项;参研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获中国光学学会微波光子学术新星,电子信息学术年会最佳海报奖,高分辨对地观测年会最佳论文奖以及雷达学报最佳报告奖。
樊涛博士,1997年3月出生,2025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刘永坚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波形敏捷设计反杂波抗干扰相关技术。在IEEE Trans. SP、Trans. AES、RadarConf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6篇,其中第一作者8篇;主研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4项。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孙建旭博士,1996年7月出生,2025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邓龙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波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技术及应用。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IEEE TAP、IEEE TMTT、SCIS(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本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主持四川省“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项目1项,主研国家级重点项目10余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3项。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获IEEE AP-S学生论文竞赛奖、IEEE AP-S Doctoral Research Grant和IEEE AP-S Fellowship等多项国际学术荣誉,以项目负责人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首届“揭榜挂帅”专项赛国家级特等奖,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成电杰出学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
汪洋博士,1997年4月出生,2024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李言荣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氧化物相变调控与光电器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Nature Electronics、Advanced Materials等本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9篇,作为重要作者参与发表Science(第3)、Nature等;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子课题、博士后面上、四川省青基及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4项,主研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2项。获四川省博新资助项目,电子科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术新秀”等。
钱心缘博士,1995年11月出生,2025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李洪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IEEE TDSC》《IEEE INFOCOM》等本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主研多项国家级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5项。荣获2020和202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张九思博士,1997年11月出生,2024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程玉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以第一作者发表ESI高被引论文10篇,ESI热点论文4篇,SCI引用量超过1600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入选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宝钢教育奖特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周腾博士,1997年2月出生,202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王文正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流动数值模拟及其流动机理、飞行器总体/气动设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AIAA Journal》等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科研项目5项,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首届空天博士生大赛决赛杰出选手等荣誉。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