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2日,第十届国际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会议(ICBIP 2025)在成都召开。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由电子科技大学与IEEE联合主办,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与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聚焦电子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前沿,深入探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推动电子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跨界交叉。
学校电子学院副院长段兆云教授致开幕辞,代表主办方欢迎海内外参会者,指出当前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领域正处在多学科交叉突破关键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医学领域的融合催生诸多创新方向。ICBIP系列会议作为开放包容的国际交流平台,既为基础研究提供思想碰撞空间,也为技术落地打通转化通道,未来将持续聚焦前沿方向,助力全球研究者协作共进。
在学术报告环节,浙江大学江海腾教授、韩国延世大学金东贤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赖大坤教授先后围绕领域核心议题作主旨报告,系统分享了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突破性进展。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除开幕式上的3场主旨报告外,还设置了特邀报告、专题研讨会、口头报告等多元环节。与会代表围绕“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医学大数据”等热点方向展开深度研讨,通过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与技术突破,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在当前电子科学技术学科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下,电子科学技术与生物医学的深度融合正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领域,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应用的交汇不断催生出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推动该领域快速发展。ICBIP 2025的举办为全球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了一个融合前沿性、专业性与包容性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更以此次会议为纽带,有力凝聚了跨区域、跨学科的交叉创新合力。
编辑:刘瑶 / 审核:罗莎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