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产教融合共育“卓越工程师” 校企协同铸就“硬核芯青年”
——记2025年暑期龙芯中科企业实训班
文:钟林鹏 图:刘辉 来源:软件学院 时间:2025-09-19 481

如何坚持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与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25年暑期,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携手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7月-8月,由龙芯中科主办,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校企实训中心,首届“龙芯中科-电子科大”企业实训班在学校沙河校区正式开班。

本次活动以点带面,辐射西部片区,吸引了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的60余名学子参加。本次实训紧密围绕国产自主的LoongArch(龙芯)指令集,通过理论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研发、善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

a95d7560a0db7b4bacfd9ff23a06c45b.jpg

三阶实战,铸就系统能力之基

本次暑期实训班整体分为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实战阶段,为学生构建了从数字逻辑到复杂CPU设计的完整知识与能力阶梯。

实战一:数字设计实战。作为入门基础,课程引导学生基于FPGA,从加法器、ALU等基本组合逻辑单元入手,最终成功设计并运行一个基于国产 LoongArch32R 指令集的5指令单周期CPU。这为后续更复杂的CPU设计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实战二:计算机系统基础实战。该阶段聚焦于软硬件协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框架。课程内容涵盖程序转换、链接加载、虚拟存储、异常控制流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大量基于LoongArch平台的上机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C语言程序在机器级的表示与执行机制。

实战三:面向LoongArch指令集的CPU设计实践。作为实训的压轴大戏,此阶段围绕“龙芯杯”竞赛体系,引导学生设计一款支持LoongArch指令集的五级流水线CPU。内容从指令集体系结构、流水线设计,逐步深入到Cache、MMU/TLB等关键模块的设计与集成,最终在仿真环境中尝试启动操作系统,全面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调试与系统验证能力。

1.jpg

名师荟萃,引领自主创新之路

龙芯中科特邀请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建磊教授、万寒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鲍培明副教授等国内计算机软件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联袂授课,助力本次实训。他们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知识体系,更分享了宝贵的科研与产业经验,为学生点亮了自主创新的道路。

5.jpg

知行合一,淬炼卓工报国之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企业实训班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高度的实践性和挑战性。学生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成为了项目的主动探索者和创造者。从编写硬件描述语言,到在FPGA开发板上点亮LED;从使用GDB单步跟踪机器码,到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从设计流水线CPU,到最终在板上系统进行调试,每一步都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深化。

学院参与本次实训班的戴同学表示:“通过这次企业实训班的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让我们真正从零开始,亲手设计、调试并运行一个基于国产指令集的CPU。当看到自己写的代码最终在FPGA上成功运行,并输出‘Hello World’时,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这不仅是技术的锤炼,更是对‘卓越工程师’这一崇高使命的一次深刻体验,让我们坚定了投身信息技术行业的决心。”

4.jpg

未来,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深入贯穿“卓越工程师计划2.0”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系统思维的卓越工程师,为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