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月17日,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杨红樱做客成电讲坛,以“从《笑猫日记》到《成都往事》”为题开展讲座,分享创作故事、人生感悟,传递对文学、教育与家乡的深厚情感。
谈及新作《成都往事》,杨红缨坦言这是为自己、为家乡写的书。离开成都20年后,她愈发体会到对这座城市的留恋与感恩,希望借文字留住老成都的模样,传递成都人“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的独特气质。
回顾40余年写作路,杨红樱始终扎根社会现实,让作品贴近生活本真。在写《淘气包马小跳》时,她坚守自己的创作初心,提笔写下一个孩子完整的心理成长史。“孩子本就有优点有缺点,成长不是活成大人期待的样子。”
生活里的杨红樱,始终践行“先过好生活,再追理想”的人生哲学。脚踏实地的安然是做事的根基。如今的成都已是国际化大都市,从昔日“大学生想往外走”到现在“外地学生愿意留下”,正印证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就像成都人“不争不抢,却能把事做好”的态度,也是她多年来的信条:“向目标前进时不用急,与世无争地走,反而能走得稳、走得远。”
杨红樱的童书也包含着她对社会的观察。她认为,每个作家都该反映当下儿童的生活与教育现状,这需要勇气,更是一份责任。
讲座互动环节,杨红樱在回应学生的提问时表示,40 年来她一直坚持创作,《淘气包马小跳》写孩子的成长,《笑猫日记》教孩子品格,接下来她会亲自写《成都往事》剧本,有余力的话还会推进《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的影视化,不管时代怎么变,都会继续为孩子传递力量。
从《笑猫日记》到《成都往事》,杨红樱的笔端始终满含真诚与坚守。她以文学为桥,为孩子书写童年,为故乡留存岁月,串联起不同时空的情感共鸣。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对责任的执着,让她的文字跨越时光,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温暖印记。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